《鼓书艺人》:坚守初心,保持善良,总有一天会峰回路转

发布时间:2025-06-26 16:32  浏览量:13

《鼓书艺人》讲述了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艺人方宝庆带着一家人从北平逃往重庆避难。

在黑暗的旋涡中,他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困苦,还要抵御人性的丑恶。

尽管一路颠沛流离,宝庆、秀莲等人在新旧文明的交替中仍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善良本性,是那段艰难岁月里一抹明亮的暖色。

他们的坚忍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许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小江轮上挤满了难民,顺着扬子江一路向北,两岸风景如画,却无人欣赏。

战争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湍急的江水像一条怒龙,无论是船员还是乘客都被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

看着船上一群满身煤灰的孩子,宝庆不由得感到心疼,他想照顾他们,却有心无力。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要不就讲几个故事,可是他心里直翻腾,说不出口。”

宝庆始终秉持着对鼓书艺术的热爱,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从未想过要走歪门邪道。

他视养女秀莲如亲生女儿,照顾她,培养她。

当二奶奶想卖了秀莲赚取一大笔钱时,他极力反对。

当秀莲提出要读书时,他愿意出高昂的学费让她去学习。

面对同行唐四爷的恶意时,他不卑不亢,选择以理服人;在唐四爷遭遇生存危机时,他不计前嫌拉他一把。

当抗战需要他无偿演出鼓舞人心时,他义无反顾地带着秀莲去参加。

虽然没有酬劳,但他心里无比自豪,因为通过这样的演出,他被尊称为先生,秀莲被称为小姐。

他们的鼓书艺术不再卑贱,而是受人尊敬,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秀莲是方家买来的,只有大伯宝森和爸爸宝庆怜爱她,养母只把她当做挣钱的工具,从未给过她丝毫的母爱,可她对养母并没有怨恨,而是宽容和理解。

她对方家始终心怀感恩,她善良勤劳,渴望学习新知识,渴望得到爱与幸福。

在孟良的帮助下,她识字增多,思想上也有明显进步,虽然在婚恋路上栽了跟头,但她从未气馁。

无论遭遇什么打击,她都像一株倔强的野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孟良,这位爱国主义剧作家的出现,不仅为方家带来了新希望,也是社会进步的希望。

他教秀莲读书,耐心解答她的人生困惑。

他的学识和正义,点燃了秀莲心中希望的火种,也让方宝庆看到了鼓书艺术新的发展方向。

孟良身上散发的热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就像灯塔,为迷途者纠正方向。

02 被欲望吞噬的黑暗身影

与方宝庆等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四爷、四奶奶、二奶奶、琴珠等唯利是图的丑态嘴脸。

唐家夫妇把女儿琴珠当作商品和摇钱树,不仅靠她卖艺为生,还让她从事暗娼赚取快钱。

四奶奶和二奶奶都是典型的市井小人,她们贪婪、刻薄,见不得别人好。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她们可以毫无底线地诋毁、陷害他人。

琴珠深受父母影响,她自私自利、爱慕虚荣,为了过上奢靡的生活,她不顾廉耻,毫无底线,即使与小刘已经结为夫妻,她依然与其他男人鬼混。

在这些人眼中,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人性的丑陋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良知丧失,短暂的欢愉过后,只会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淹没在无情的泥沼之下。

03 善良终将照亮前路

小说最后,宝庆带着一家人乘船返回北平,他依然想办曲艺社,想办曲艺学校,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

孟良恰好也在同一艘船上,朋友偶遇,分外高兴。

两人聊着孟良入狱、秀莲受骗等经历,生出无限感慨。

纵然世事复杂多变,他们总算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守得云开见月明。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会见识到各种人性的阴暗面,不管别人的品性如何,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而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只做正确的事。

傍晚的江面铺着金色的余晖,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新时代的号角正在吹响,正如穆旦在《赞美》中所写的那样“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