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再见徽因》贵阳官宣定档!谁才是你的心头好?

发布时间:2025-05-17 22:51  浏览量:3

先说一个让剧迷朋友们期待已久的重磅消息,

继2024年11月26日晚《思凡·陆小曼》

在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成功上演后,

观众反响热烈,热度持续高涨!

2025年,“民国”双姝将携手亮相贵阳

浙江话剧团的话剧

《寻她芳踪·张爱玲》《再见徽因》已定档,

即将在贵阳精彩呈现!

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再见徽因》

她,一身文学才华,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

她,成就卓越斐然,是一段丽人的传奇……

民国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新旧交替、精神自由、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在兼受旧传统和新思潮的影响下,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者与文人墨客,其中不乏许多女性的身影。还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着迷于那些民国文艺女性:张爱玲、林徽因、胡蝶、萧红……她们的人生际遇被编成故事,被无数人传颂。

她们不再只是生活在纸上的民国文艺女性,早已变成民国文艺女神,有拥趸、有粉丝,有许多人为她们的情感选择争得面红耳赤到“根本停不下来”。

知名导演李伯男携手浙江话剧团将张爱玲和林徽因的故事和文学作品搬上话剧舞台,《寻她芳踪·张爱玲》《再见徽因》,展现一代民国才女人生情怀

回到她们的专业领域

去往她们的文学世界

与她们进行精神对话

就是与优秀的民国文艺女性最好的相逢

浙江话剧团

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

由林蔚然、王人凡编剧,李伯男、刘昊导演,浙江话剧团出品的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再现一代才女张爱玲大起大落、桀骜不驯的一生

张爱玲以作家身份名满天下,但很多时候,她更容易被看成摩登上海的一个时尚符号。作家超越了作品,成为绵延几代人的文化现象,这种情况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中国历史的动荡,旧式家庭生活的龃龉,自身内心情感的变化,这三条线交织出一个十分复杂的张爱玲,这种复杂性投射在她的作品里,产生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光芒,和一种直抵人性深处的神秘力量。从作家的经历审视作品,从作品的呈现回溯作家,浙江话剧团试图找到其间的交汇点,邀约读者和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在各自的心中还原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张爱玲。

当舞台上另一层架高了的铁台轮转起来时,《半生缘》里的顾曼桢与沈世钧在大雪纷飞里断了联系,那一封封寄出的信件变成一片片洒满舞台的雪花,满目凄迷;《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拿着苹果,与王娇蕊眉目留情;《小团圆》里的盛久莉与邵之雍在琉璃灯前签下一纸婚约,“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多重时空的交响,多番情感的酝酿,多种人生的演绎,其中串联起舞台的关键人物便是一代传奇女子——张爱玲。

几十年的沧桑岁月浓缩成凝练的两个小时,张爱玲跨越时空的尺度,在舞台上静静踱步,这是丽人在光影里留下的一抹芳踪。

《再见徽因》

一生颠沛,半世浮沉。

一个诗意坚韧的女子,

一段丽人的传奇。

从来没有哪一个女人,在生前和身后,依然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她是林徽因。沈从文说她是"绝顶聪明的小姐";胡适称她是一代才女;儿子梁从诫说她是慈爱的母亲。

提起她,后世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关于她同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的爱情故事。但是如果你真正走近她,会知道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是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结构的设计者,是一位才华横溢、成就斐然的女性建筑师、诗人和教师。了解她的生活、她的思想、她的文字,你会发现她是一个民国时代的象征……

话剧《再见徽因》讲述的就是这位奇女子从定居北平北总布胡同直到去世的人生阶段。

他们是民国最后一代的知识分子,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他们个性放任,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爱上了同一个女子——林徽因。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徐志摩为她神伤剑桥,而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是梁思成。后世的传说里,风烟迷离,我们看不真切他们的爱恨情痴,慕名者虽高山仰止,有心者亦污言诋毁。这次,我们以史实为盾,挡开无稽的流言;以戏剧为弓,拉开最瞩目的帷幕,再见徽因。

《再见徽因》以“太太的客厅”为主线,将林徽因生前的爱恨纠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抗战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却坚持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还是她;坚持战时保护北平古老建筑、提出北京城市建筑保护和改造方案的又是她——“林下美人”,风华犹存。


演出名称/演出时间:

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 2025年8月9日 19:30

《再见徽因》/ 2025年8月10日 19:30

演出地点: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