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弄丢写给初恋的情信被人捡遭嘲笑,后来捡信人改变我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5-05-15 23:35 浏览量:4
(全网维权已开启,若有抄袭必将追究责任,文章素材源自生活)
1969年,我于一个小山村呱呱坠地,父母皆为农民。我家兄弟姐妹共有五人,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个妹妹。
我的父亲仅念到小学二年级,能做简单的算术,会写自己的姓名,母亲则未曾上过学,目不识丁。母亲讲,她和父亲去登记的时候,签名都是父亲替她完成的。
由于家中孩子众多,劳动力稀缺,粮食时常短缺。在舅舅尚未成婚时,母亲还能够前往外婆家借些粮食,以此熬过饥荒时期。后来两位舅舅都成了家,外婆家便没有额外的粮食可供外借,母亲也就不敢再去借粮了。
每一年到粮食接续不上的时节,便是我们家最为艰难的日子。家里七口人,再算上奶奶,一共八张嘴要吃饭。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其余每餐不是吃红薯、芋头,就是喝木薯粥。由于食物里油脂含量低,吃了那些粗粮后,胃里常常会泛酸水。
如今,城里人为了养生,即便花钱也要买粗粮,像芋头、红薯这类,对他们来说是稀罕物。但对我而言,小时候吃这些是为了果腹活命,以至于吃怕了。直到现在,只要回想起那段艰难岁月,心里仍会发怵。
由于家境贫寒,大哥和大姐小学毕业后便终止了学业,在我们家,只有我和妹妹完成了初中学业。所幸,这种穷苦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实行分田到户政策后,我们家的生活状况才逐渐得到改善。
在我们这个地方,1982年推行了分田到户政策。那年秋季,家中农活忙完之后,父母便带着哥哥他们前往砖窑给人打工。经过4个月的劳作,他们以人力换取了青砖,我们家这才建起了4间外观不错的青砖瓦房。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家若能住上青砖砌成的瓦房,就算是家境不错的了。1985年,到了适婚年纪的大哥,经人介绍,和邻村的一位姑娘谈起了恋爱。
房子盖好后,我家的积蓄已全部用光,盖房时所欠的部分工钱仍未结清。父母又因没钱给大哥娶亲而忧心忡忡。
彼时,大姐替我们家解决了难题。人们常言,养女儿如同拥有“招商银行”,这话的确在理。姐姐见大哥到了该成家的年纪,父母因没钱给大哥办婚事而忧心忡忡,便跟母亲提议,她先结婚,用收来的彩礼钱给大哥操办婚礼。
原本大姐和姐夫打算过两年再步入婚姻殿堂,他俩恋爱已有两年之久。姐夫家的经济状况还算不错,在镇上经营着一家杂货铺。结婚这件事主要由大姐做主,如今大姐提出提前结婚,姐夫家自然是求之不得。
过了没多久,大姐和姐夫举行了婚礼,收来的彩礼钱,大姐分毫未取,都留了下来。
大姐的彩礼钱一到手,父母为大哥筹备婚事就无需发愁了。大姐结婚三个月之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大哥也顺顺利利地举行了婚礼。
兄长成家之后,我家的积蓄再度耗尽。兄长与二哥年龄相差两岁,兄长结婚没多久,便有人来为二哥说媒。说媒的人或许是看中了我家那四间青砖瓦房,然而办婚事总少不了礼数啊。
由于手头拮据,二哥的终身大事不得不往后推迟。恰在此时,村里有人前往外地承包矿床搞开采,到村里招募工人。二哥思量着家中的现实状况,便报了名。
二哥跟他的结婚对象商议,等他外出打工赚了钱回来后再办婚事。这一年,我初中毕业,由于没考上高中,只能回家干农活。
没能考上高中的我,心中怀揣着一个文学梦想。平常帮家里干完农活归来,我就喜爱阅读书籍、创作诗歌。
在18岁的时候,有一回我去镇上赶集市,恰好碰到了我的小学同学李梅。李梅念完初三上学期就没再继续读书了,读初中的时候她是我暗暗喜欢的人。
尽管我对她心生爱慕,却始终没勇气向她吐露心意。她和我们家同属一个村子。我毕业后,听母亲讲,她去帮姑姑家照看小孩了。
当我再次与她碰面,我的心好似有只小鹿在乱撞。她愈发美丽动人,梳着小辫子。看见我之后,她大大方方地跟我打了个招呼。
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那晚,我躺在床上,李梅的神情姿态又在我脑海中浮现。读书时她便是我的心仪对象,过了三年依旧如此。
那个夜晚,向来睡眠很好的我居然辗转难眠。为了了解到李梅更多的情况,平日不喜外出的我,总会时不时地到我们村的那棵大榕树下面瞧瞧。
两排石凳安置在大榕树下方,村里的人空闲时就爱到那儿坐着闲谈。若想知晓村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只需去听听人们的聊天内容,肯定能获取到相关信息。
我从隔壁李婶那儿得知,李梅这次回来后就不打算再外出了。她会留在家中帮父母做活,这恰好是我一直盼着的。往后我要是想见她,就能悄悄去瞧她几眼。
想念一个人的感受着实不佳,李梅是个容貌出众的姑娘,围绕在她身旁的爱慕者肯定不少,我担心要是自己还不前去告白,此后便会与她失之交臂。
我打定主意给她写封情信来倾诉心意。为了这封长达三页的情信,我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时而刚写好便觉得不满意,随手撕掉;时而撕掉后又重新开始,也不清楚到底糟蹋了多少张信纸。几个小时一晃而过,我才终于将这封情信写完。
我谨慎地将其折叠整齐,而后放进衣兜,打算瞅个机会把信交到李梅手中。写完信后的次日清晨,我早早起身,用过早餐,便到李梅家田地周边徘徊。等李梅前来劳作时,我就能够把信给她了。
最终我带着失望返程,连续好几天,李梅都在和她的父母一同劳作,我甚至没有得到和她交谈的时机。
白天找不到给东西的机会,只能等晚上再寻时机。在一个漆黑得伸手都看不见指头的夜晚,我把那封情书揣进兜里,偷偷朝着李梅家走去。
抵达她居住之处的周边后,我藏在一个草堆后面,静静地等候时机。天气又热又闷,蚊虫肆虐,我在那儿躲着,时不时就被蚊子叮咬。
晚饭过后,农村人总爱搬着凳子、椅子到户外乘凉。在那个时候,家里配备风扇的人家并不多,由于天气闷热,大家都乐意在屋外纳凉,等热气消散后再回家就寝。
那天晚上,我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瞧见李梅出来乘凉。不过,她的妹妹倒是进出了好几回。就在我蹲得两腿又酸又麻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交谈声,一群人正朝着我所在的位置走过来。
凭借着手电筒射出的强烈光线,我定睛一看,走在前方的居然是李梅的父亲。我可不想被他们发觉,赶忙藏进了旁边的茅厕里。
我估摸他们都回了家,这才赶忙离开了。回到家,母亲瞧见我一副慌里慌张的模样,便问我到哪儿闲逛去了。我跟母亲撒谎,说和七叔聊了会儿天。七叔是我们村小学的老师,我乐意跟他聊天,母亲对此是清楚的。
走进房间躺到床上,我伸手去掏自己的衣兜,里面什么都没有,给李梅写的情书不见了。那封信的结尾可是写了我的名字的,要是被别人捡到看到,那可就麻烦大了。
我如鲤鱼跃水般从床上猛地起身,趿上拖鞋,抄起手电筒,圆睁双眼一路搜寻而去。来来回回找了好几趟,那信纸却怎么也不见踪影,罢了,明早早点起来接着找。
经过两个小时的折腾,回到家中,我听到屋内挂钟敲响了12下,我明白已经到了凌晨时分。在这个闷热的夜晚,即便我躺到了床上,但因丢失了情信,内心始终无法平静,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进入梦乡。
次日醒来,太阳早已高高升起。我连洗漱都顾不上,便再次前往昨夜走过的那段路寻觅,然而依旧没能找到遗失的信件。
昨夜后半夜刮起了风,莫不是被风给吹到某个角落里去了?我在心里给自己宽心,怀着一丝侥幸,我回了家。
晌午时分,我正卧在床上阅读小说,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叫骂声:“姓赵的那小子,有胆量就给我出来”。
我一听见声音,心里暗叫不好,这莫不是李梅妈妈的声音?我给李梅写的信,该不会正好被她捡到了吧?刹那间,我只觉脑袋发涨。
我担忧的事终究还是出现了,这时只听到李梅的妈妈接着骂起来:“简直就是不自量力,也不看看自己长啥样,还敢招惹我家李梅,真是没教养的东西。”
李梅母亲的叫骂声愈发响亮,闻声而来的邻居们纷纷凑过来看究竟。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有人劝李梅母亲别再骂了,不过是写了一封信而已,他们又没做什么不好的事。
有人嘲笑我胆子太大,谁都晓得李梅妈在咱们村可是个厉害人物,这样的狠角色,别人躲都躲不及,我还敢去招惹她,都讥讽我自不量力,说我被骂也是咎由自取。
我听见我父亲和母亲赶忙向李梅的妈妈赔礼道歉,还表示今后会更加严格地管束我。就在这时,妹妹打开门走进来,揪着我的耳朵说道:“哥,你怎么招惹上李梅啦?她妈那么泼辣,你就不怕她把你扯成两半吗?”
你要明白,姓李的和姓赵的年轻人是没法谈恋爱、没法结婚的,这上两代人就结下梁子了,就靠你还能把这现实给扭转过来?
妹妹猛地从我手里夺过那本小说,拿着它在我头上敲了几下。我仔细回想,确实如此,在我们周边的村子里,从未有过这两个姓氏的年轻人结为连理。(不过,出了五里之外,这两姓的年轻人就能够成婚。)即便年轻人彼此倾心相爱,一旦被家人知晓,出于面子考量,家人也会想尽办法横加阻拦,不让他们步入婚姻殿堂。
之后妹妹跟我说,我给李梅写的情书,并非她妈妈发现的,而是她三伯母发现的,她三伯母一个字都不认识。发现信后,中午孙女放学归来,她便让上四年级的孙女念给自己听,念信时,恰好李梅的妈妈也在一旁聆听。
听闻此事后,李梅的妈妈愤怒到了极点。她一把夺过女孩手中的信件,气势汹汹地找上门去讨说法。我听了妹妹所说的话,吓得躲在房间里,连门都不敢出。后来,在大家的劝解下,李梅妈妈一边不停地咒骂着,一边离开了。
等所有人都离开了,我才从屋子里走出来,我妈白了我一眼,说道:“三儿子,你怎么去招惹老李家的闺女了,她妈在咱们村里是啥样的人你不知道吗?”
我父亲抽了两口香烟,他并未责骂我:“大丈夫不愁没有伴侣,只要你有一门拿手的本事,往后爱慕你的女孩子多得很。我坚信咱们家的小三仔不是懦弱之人。”
父亲说:“明天跟着你表哥去学习安装电路的技术,你打小就爱摆弄这类东西,我觉着你肯定能学会。”
这件事发生后,我感觉继续留在村里挺难为情的,毕竟会经常和李梅的家人碰面。离开一阵子,说不定他们就会把这件事忘掉了。
过了一星期,我背起轻便的行李,前往县城拜访表哥,跟他学习安装电路的技能,有不懂的地方我就请教。当了一年多的学徒后,我大体上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了。这一年里,外出务工的二哥依靠自身本事娶到了妻子。
1993年,大表哥前往广东承接工程,掌握了技术的我,便跟着大表哥一同做事。三年过去,我挣得了10万元。
1995年,我凭借打工所挣的十万元款项,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房屋。在我们村子里,不靠父母的帮助而自行把房子建造起来的,我是头一个。
村里的人发觉我既有技术,又具备能力,便开始对我另眼相待了。由于频繁外出打工,我对自己未来的伴侣也有了全新的认知。我挑选追求对象时,不再把年轻貌美当作首要标准,而是更注重对方的内在品性。(这是我跟随表哥,看到表嫂之后产生的新想法)
在我26岁的时候,李梅的三伯母居然给我介绍起对象。那姑娘和她有亲戚关系,名叫周清,高中毕业后就没再升学,文化程度比我高。我和她见了一面之后,就对她心生爱慕。
在交往逐步加深之后,我察觉到周清心地善良。她出身于经商家庭,天生就具备商业头脑。她提到我掌握电工技术,认为我们成婚后,可以在县城开一家电器商店。实际上,我们还未步入婚姻殿堂,她就已然和我兴致勃勃地描绘起未来的蓝图了。
要是能和一个志趣相投的人步入婚姻殿堂,生活肯定会蒸蒸日上。李梅的三伯母讲,她打我小时候就看着我长大,深知我是个踏实过日子的人。她坚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不会出错,按如今的说法,在她眼中我是个有潜力的人。
过了没多久,在李梅三伯母从中协调之下,我前往周清家中与她的父母见了面。我此行是怀揣着结婚的打算去的,在这次会面时,我给了她们家六百块钱。
周清家对我十分认可,半年之后,我俩在双方长辈的操持下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我依旧从事电工工作,周清则用她父亲返还的部分彩礼钱,在县城租了个门面,开了一家电器店。
第二年,我们迎来了女儿的降生。为了不耽误做生意,周清的母亲主动帮我们照料孩子,让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店里的生意中。(她一直帮忙照顾,直到女儿上小学才回去。)
我凭借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家店铺招揽生意。我们店铺秉持着薄利多销、诚信经营的准则,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优惠。
经过两年多的经营,我们的店铺逐渐有了起色,生意日益兴隆。三年之后,我雇了工人,将业务拓展到各个乡镇,有时候还会送货到外县。
2013年,我们二人攒下钱之后,在县城购置了房产和车辆,日子过得蛮舒坦。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双方父母到周边城市游玩,带他们品尝美食。
如今,我们二人的女儿已经从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担任教师。听村里的人讲,李梅后来和一个包工头的儿子结了婚,婚后13年,她丈夫有了外遇,两人便离了婚,现在她跟着儿子在城里租房子住。
要是她母亲当初能瞧得上我,打破村里的族规,说不定她如今的生活也不至于如此潦倒。人这辈子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似乎早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