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部队围海造田,我深夜遇见“女鬼”,从此有了缘分

发布时间:2025-05-17 09:17  浏览量:4

文/一帆;素材/刘满军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已开通全网维权,谢绝抄袭和搬运。)

月黑风高,静得可怕,我在工地上巡逻。突然看见一个姑娘在坟堆边点烛燃香,难道是女鬼?

这是我和袁诗雨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后来她成为了我的妻子。这是一个美好感人的故事,且听我娓娓道来。

1968年3月,我应征入伍,来到了广西桂林某部。这里风光旖旎,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进入新兵连,艰苦的训练开始了。每天摸爬滚打,新兵们叫苦连天,晚上回到营房,浑身疼痛不已。

三个月后,我下了连队。军营的节奏永远是紧张的。我每天要坚持训练,还要站岗放哨,忙得不可开交。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青年,成长为坚强勇敢的解放军战士。

1969年8月,部队执行上级命令,在粤西沿海港湾滩涂地围海造田。这里一片荒凉,环境十分恶劣。

官兵兵分三路,两个步兵团分别从沿海两边左右施工,向中间延伸,建造阻拦海水涨潮的长堤。

炮兵团在几十公里外的荒坡开山炸石,运输连日夜兼程,将炸开的石料装车运到施工场地。

滩涂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喊马嘶,战士们运送石砂、砌砖竖石。肩扛手提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

海边有一个小高地,大约有一平方公里。这里蛇鼠出没,有很多死人的坟墓,有些战士很害怕。

这里搭建了很多帐篷,用作食堂和宿营地。那时的伙食差,早餐吃馒头咸菜,其余两餐吃二米饭、青菜豆腐。

战士们劳累了一天,都疲惫不堪,大家摊开雨衣,一排排地躺下休息,真的是与死人相伴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工程进度很快。70年清明节,春雨绵绵,三三两两的老乡提着供品来上坟。

由于搭建了帐篷,老乡找不到自家坟墓,只能在几十米远处摆出祭品,点烛烧香,寄托哀思。

夜,伸手不见五指、寂静得可怕。我背着枪、打着手电筒在工地上巡逻,春风吹到脸上,感觉到凉嗖嗖的。

突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姑娘在点烛燃香。难道是女鬼!我悄悄地摸过去,想一探究竟。

姑娘看见我,吓了一跳。我百思不得其解,便询问她为什么要深夜上坟,她叹了一口气后,告诉我原因。

她叫袁诗雨,家住附近村里,五年前父母患重病,先后离开了人世。无奈之下,她只能去投奔邻县的舅舅。

每年清明节,袁诗雨都会来上坟,可是今天班车晚点,到达这里已是深夜。说到这里,她哭了。

我灵机一动,把袁诗雨带到食堂,热了一点饭菜。她狼吞虎咽地吃着,显然是饿坏了,这时我才看见她长得秀丽动人。

我喊醒做饭的罗婶,让袁诗雨在这里借宿。我总算放心了,长吁一口气后,继续去工地上巡逻。

第二天,我跟班长请了假,骑着自行车把袁诗雨送到车站。我们相互留了地址,约好书信联系。

望着袁诗雨,我不禁得怦然心动,她羞涩地低下头、满脸通红。班车来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半个月后,我收到了袁诗雨的来信,我心里十分激动,连忙执笔回信,表达了深深的爱慕之情。

70年8月工程竣工,部队准备撤回驻地。望着海滩变成了良田,战士们欢呼雀跃,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71年3月我退伍了。我来到袁诗雨居住的地方,俩人欢笑着拥抱在一起。

72年5月1日,我和诗雨结婚了。鞭炮声声、歌声阵阵,乡亲们都来喝喜酒,祝我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夫妻俩相敬如宾、同艰共苦,生活幸福美满。一年后儿子呱呱坠地,一家人喜气洋洋,共享天伦之乐。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爱情生死与共,刻骨铭心,相爱的两个人克服一切困难,也要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