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嫌我家穷不肯来 婚礼当天岳父拿出一本存折:50年前你爹救了我
发布时间:2025-05-14 23:46 浏览量:3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秋收季节,村里的稻子都黄透了,弯着腰,像是在对大地鞠躬。
我叫李国强,今年四十有五,是牛角湾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守着几亩薄田,种点水稻、玉米,再养些鸡鸭,虽说不富裕,但也没缺过油盐。村里人都叫我”老实巴交的国强”,我也乐得如此。
大哥李国富比我大三岁,早些年跟着亲戚去了城里,在建筑工地上混出了些名堂,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小工程队。每次回村,都是开着越野车,腰缠万贯的架势。大嫂杨美玲是城里人,从不下乡,偶尔回来也是捂着鼻子嫌这嫌那。
爹娘在十年前的一场车祸中走了,留下这破旧的土砖房和几亩水田。大哥说城里忙,让我负责照料老宅和祖坟。其实我知道,他是嫌弃农村这点地没什么油水可榨。
去年夏天,我儿子小军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那天,我买了两条烟,请村里的老少爷们喝了一回酒,高兴得合不拢嘴。
“国强啊,你娃有出息,以后能光宗耀祖了!”村支书李大伯拍着我的肩膀说。
我憨厚地笑着,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我儿子小军从小就聪明,读书又用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小军妈—我媳妇王桂兰在三年前因病去世了。她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老李,你把小军拉扯大,让他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我点头如捣蒜,泪水模糊了双眼。
桂兰走后,家里全靠我一个人撑着。农闲时节,我去镇上干些零工,赚点外快补贴家用。日子虽然清苦,但看着小军一天天长大,成绩越来越好,我也觉得值了。
四个月前,小军在学校认识了一个姑娘叫张丽,是县城张会计的女儿。两个孩子年纪相仿,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渐渐地就好上了。
张会计一家在县城过得不错,有两套房子,家里人也讲究。原本我担心他们会瞧不上我们家这样的农村人,没想到张会计和他老伴人还挺好,几次来我家,也不嫌弃。
“李老弟,孩子们年纪还小,学业为重。不过两家做个亲家也是缘分,咱们不妨先定个亲。”张会计一次来家里时提出。
我连忙摆手:“张哥,使不得使不得,小军还要上大学呢,这事得等他以后…”
“上大学怕啥?先定亲,等毕业了再结婚。”张会计看起来挺热心,“再说了,丽丽也喜欢小军这孩子,学习好,人又老实。”
见他这么说,我也不好再推辞,就这样,两家定了亲。
亲事定下后,我觉得应该告诉大哥一声。虽然平时来往不多,但毕竟是亲兄弟,小军的终身大事,他做叔的总该知道。
电话那头,大哥显得有些冷淡:“你自己拿主意就行,我们就不掺和了。”
我有些失落,但也习惯了大哥的态度。
“要不,你们回来看看?小军的对象家条件不错,在县城有两套房子…”
“哎呀,最近太忙了,工地上的事一大堆。”大哥打断我,“再说了,你们乡下那环境,美玲身体不好,受不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那…订婚那天,你们能来吗?”
电话那头传来大嫂杨美玲的声音:“什么订婚不订婚的,一个农村孩子考上高中就想高攀县城人家?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性!”
我攥紧电话,嘴唇发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哥叹了口气:“行了行了,到时候再说吧。”然后就挂了电话。
我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田野发呆。蛐蛐在角落里叫着,夜风吹过稻田,沙沙作响。我突然觉得很累,很累。
订婚前一周,张会计带着老伴和女儿来我家,商量订婚的事宜。
“李老弟,按说这事应该在你家办,但考虑到你家条件有限,场地也小,不如就在县城饭店办吧,一切费用我来出。”张会计提议道。
我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这怎么好意思,按规矩应该…”
“别讲究那些了,”张会计挥挥手,“咱们也不是外人了。”
就这样,订婚宴定在了县城最好的国际大酒店。我本想着能请大哥一家过来,可每次打电话,不是说忙,就是说有事。最后的回复是:“到时候尽量吧。”
我心里明白,他们嫌弃我们家穷,怕掉面子。
订婚那天,我穿着新买的西装,拘谨地站在酒店门口迎客。张会计家来了很多亲戚朋友,穿着体面,说话做事都有派头。我这边却冷冷清清,只有村支书和几个要好的乡亲。
正当我尴尬地站在那里时,一辆黑色奔驰缓缓停在酒店门口。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中年人。
“李国强!”那人大步走来,一把握住我的手。
我愣了一下,仔细一看,居然是岳父张会计的老同学、现在的县长陈建国!
“陈…陈县长好。”我结结巴巴地说。
陈县长拍着我的肩膀:“今天是你儿子的大喜日子,我可得来捧场!”
我不知所措,只能不停地点头致谢。
进了酒店大厅,宾客渐渐到齐,唯独不见大哥一家的身影。我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早有准备。
就在这时,宴会厅门口传来一阵骚动。我抬头一看,大哥一家三口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穿着考究的人,看样子是城里的朋友。
大嫂杨美玲一身名牌,珠光宝气,挽着大哥的胳膊,一脸傲慢地环顾四周。大哥的儿子——我侄子小辉,也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弟弟,听说你儿子订婚,我们特地赶来了。”大哥走过来,声音比往常热情了不少。
我心里清楚,他们是听说陈县长来了,怕错过巴结的机会,才急匆匆赶来的。
“谢谢大哥大嫂,快请坐。”我强挤出笑容。
大嫂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眼前一亮:“哟,国际大酒店?你小子行啊,舍得花钱!”
我苦笑一声:“是张会计安排的…”
大嫂打断我:“对了,你儿子的岳父是县财政局的张会计吧?我们倒是有些交情,前几天还在一起吃过饭呢!”
我知道她是在吹牛,张会计根本不认识他们。
大嫂继续炫耀:“我们小辉下个月就要去澳洲留学了,学费生活费加起来一年得七八十万呢!”
周围的亲戚们听了,都啧啧称赞。我只是点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订婚仪式正式开始,司仪请张会计上台讲话。
张会计清了清嗓子:“今天非常高兴,我女儿丽丽和小军订婚。小军这孩子,学习好,人品也好,是个难得的好孩子。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我相信,勤劳善良的人,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台下传来一声不屑的冷笑,是大嫂。她凑到身边人耳朵低声道:“吹得天花乱坠,还不是看上了陈县长来了,想攀关系?”
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轮到我讲话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感谢各位来参加小军的订婚宴。作为父亲,我虽然没能给孩子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我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和丽丽以后相互扶持,白头偕老…”
话还没说完,大嫂又在下面说:“就你那破房子破地,能教孩子什么?也就会种田刨食!”
这次她的声音不小,许多人都听到了,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张会计看出我的窘迫,赶紧上前圆场:“李老弟是个实在人,把小军教育得很好。小军从小失去母亲,全靠他一人拉扯长大,还考上了重点高中,这份坚强和毅力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
说着,他拿出一本蓝色的存折,递给小军:“这是叔叔给你和丽丽的一点心意,算是两个孩子将来的婚房首付。”
全场一片掌声。
大嫂眼睛都直了:“看那存折的厚度,起码有个百八十万吧?”
我有些惭愧,因为自己没能给儿子准备什么像样的礼物。
这时,张会计又拿出另一本存折,郑重地递给我:“李老弟,这是我欠你家的,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得还给你。”
我一头雾水:“张哥,你没欠我什么啊?”
张会计转向全场宾客,声音突然哽咽起来:“各位,今天我要说一件事,这件事我埋在心里整整五十年了…”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五十年前,我还是个十岁的孩子。有一天,我和几个伙伴去河边抓鱼,不小心落了水。当时河水湍急,我差点被冲走。就在千钩一发之际,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纵身跳入水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
张会计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个少年,就是李国强的父亲——李根生!”
我愣住了,从未听爹提起过这件事。
“李根生救我上岸后,自己却被河水冲走了几百米,撞到石头上昏了过去。等他醒来,已经在医院躺了三天。这事我爹娘一直记在心上,曾多次要登门致谢,但那时正值困难时期,李家也不富裕,我爹怕给他们添麻烦,就作罢了…”
张会计接着说:“多年来,我一直在打听李根生的下落。直到去年,听说李家有个孩子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我专门托人查了查,终于确认小军就是李根生的孙子。”
全场哗然。我的眼眶湿润了。
“当丽丽告诉我她喜欢上了小军,我简直喜出望外。这不正是上天的安排吗?让我有机会报答救命之恩!”
张会计走到我面前,双手捧着那本存折:“李老弟,这是我和你爹的情分。这五十万,是我这些年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如果没有你爹,就没有我的今天,也就没有我们两家的姻缘…”
我接过存折,泪如雨下。原来,爹当年救过人,而且救的就是张会计。难怪张会计一家对我们这么好,不嫌弃我们家贫。
大嫂杨美玲傻眼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大哥也低着头,不敢看我。
陈县长走上前,拍着我的肩膀:“李国强啊,你父亲是个大英雄!我一直听张会计提起这件事,今天特意来见证这段佳话。”
就在这时,县电视台的记者闪着镁光灯涌了上来:“李先生,能否请您谈谈对父亲英雄事迹的感受?”
我擦了擦眼泪,平静地说:“我爹是个普通人,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事。他从来没向我提起过这件事,因为在他看来,救人是本分,不值得炫耀。”
“这种精神令人敬佩!”陈县长对着镜头说,“我们县城正在倡导’好人好报’,弘扬正能量。李根生老人的事迹,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听着这些话,我内心五味杂陈。爹生前从不张扬,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品格才是真正值得传承的。
典礼结束后,大哥拉着我来到酒店外的花园。
“老弟,这些年…我对不起你。”他罕见地露出愧疚的表情。
我摇摇头:“大哥,咱们是亲兄弟,何必这么见外。”
大哥点了根烟,深深吸了一口:“爹妈走后,我一心只想往外跑,嫌弃老家穷,连祖宅都不管不顾。你却一直守在那里,照料老屋,扫墓祭祖…我比不上你啊。”
我没说话,只是望着远处的月亮。
“美玲那人,你也知道,爱慕虚荣,总想着往上爬。我被她带得也越来越势利了。”大哥叹了口气,“今天真是给我上了一课。”
我拍拍他的肩膀:“大哥,过去的事就过去吧。你在城里好好的,有出息了,爹妈在天上也会高兴的。”
“不,我决定了,”大哥掐灭烟头,“明年过年,我们一家回老宅住几天,好好陪陪你和小军。”
我笑了:“好啊,我磨好了豆腐,做你爱吃的臭豆腐。”
大哥也笑了,眼里闪着泪光。
当晚,我在县城住下。躺在床上,我拿出爹的旧照片,心中满是思念。爹啊,您的儿子今天才知道,您原来是个英雄。这些年,您一直活在我心里,指引我做个正直的人。现在,您的孙子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希望他能继承您的品格,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窗外,秋风送来稻香。我望着夜空中的星星,仿佛看到爹在冲我微笑。
第二天一早,我本想直接回村,却接到了陈县长的电话,说要见我一面。
在县政府办公室,陈县长递给我一份文件:“李老弟,这是我们县准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计划,牛角湾村被列为试点。考虑到你为人诚实可靠,我想请你担任村里的协调员,帮助推进这项工作。”
我受宠若惊:“陈县长,我就是个种地的,怕是做不好这工作…”
“就是需要你这样接地气的人。”陈县长笑着说,“月薪三千五,不会耽误你种地。你考虑考虑?”
走出县政府大楼,阳光正好。我深吸一口气,心中升起一股暖流。
人这一辈子,起起落落,坎坎坷坷,谁能说得准未来会怎样?爹在世时常说:“做人要厚道,吃亏是福。”当时不太懂,现在才明白,善良和诚实,也许不会让你立刻得到回报,但总有一天,这些品质会开出花来。
回村的路上,我哼起了小时候爹教我的歌谣。路边的稻田金黄一片,饱满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点头微笑。
我想,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心中有爱,脚踏实地,就能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至于大嫂嫌弃我家穷的事,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人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个心安理得吗?
一个月后,牛角湾村的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充满干劲。
小军和张丽的感情越来越好,两人约定大学毕业后就结婚。张会计和他老伴常来我家坐坐,帮我出谋划策,村里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大。
大哥也变了,隔三差五就给我打电话,问问我需要什么帮助。今年春节,他真的带着全家回了老宅,住了整整七天。大嫂杨美玲虽然还是有些架子,但比起从前,已经客气了许多。
日子就这样,在平淡中透着甜,在奔波中带着暖。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对着天空说一句:“爹,您看到了吗?您的儿子做得还行吧?”
风轻轻拂过,带着泥土的芬芳。我知道,爹一定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