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姗姗来迟——正文77后知后觉
发布时间:2025-09-29 10:42 浏览量:1
终于得知乐悠悠重返工作岗位的消息,牧之林迫不及待的拨通了她的电话。
他有些瞧不上自己的心机,之所以打座机,是因为他太害怕再听到手机里的忙音,若是再被她拒绝,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有继续追求她的勇气。
电话那头的她,如他记忆中的大方、热情。
可是短短一句问候,却让牧之林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
其实,电话这头的乐悠悠又何尝不是。
她乍一听到他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隔了这么遥远的两个月,远到她自己以为已经忘记了,却在那个声音传来时,所有记忆都扑面而来。
小悠苦笑,好吧,薇姐说得对,感情的事的确不是你不承认就不存在的。
她依然对那个男人情不自禁,或许真的像书上写的,时间不够老、现任不够好。
自己现在没心思考虑现任,所以,只能等待时间……
“牧队长您好,好久不见。项目进展还顺利吧?”
她迫不及待的开口,落落大方的确立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乙方的前项目负责人,即使在项目移交之后,依然应该对甲方领导和项目本身表达出最真切的关注。
“嗯……腿上的伤好了吧?”
谁知,那牧之林却完全没在意她的问题,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
“嗯~谢谢关心,早就没任何问题了!”
乐悠悠钦佩自己的表演才能,即使他远在电话那一头,她却依然能在对话中保持嘴角上扬的幅度,标准的优秀服务行业从业者姿态。
……
仓促的挂断电话,牧之林不知道自己小心翼翼的试探究竟是为什么。
挂了电话很久,他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听到她的声音,那些准备好的话到了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说一句“我很想你”,说一句“你到底去哪里了……让我好担心……”,说一句“我执行任务回来之后便一直在找你,找了好久……”
……真的有这么难吗。
那时候的牧之林,虽然对乐悠悠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情感。
但是他其实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也不知道他能够给乐悠悠什么。
似乎除了爱她的一颗心,他什么都没准备好。
……
乐悠悠复工后一周,X项目召开阶段性会议。
按照甲方“相关领导”的要求,乐悠悠作为最熟悉项目情况的乙方代表,受邀参会。
听着电话了轶男老板刻意加重音的“相关领导”四个字,乐悠悠好笑的摇摇头。
似乎,一切真的过去了。
再提起他时,乐悠悠发现自己并未如当初一般心痛绝望。
肖薇那个耗费两周的计划还是见效的,每天每天让自己放肆的想他、思念他、向好朋友倾诉她的爱慕……
想念够了,就收拾打包,把这一切都埋葬在隔壁沙漠里,搁置在布达拉宫的经文里。
然后,下凡入世,重新生活。
进入再不爱他的生活。
肖薇是她的先知,事业、感情都是如此,就连对孩子的安排,也比她想的透彻。
此次隔壁之行,肖薇发起成立了一支基金,她自己投入了2000万,手笔大到令所有人咋舌,事后,她乐不可支地告诉乐悠悠说,那2000万,是她的卖身钱。
这基金,只用于救助与她们相同的女人,独立自主的带着孩子打拼的女人。
倘若作为家庭唯一支柱的女人不在了,这支基金便会资助她们的孩子和老人,把孩子养大、支付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一直到他们大学毕业;赡养她们的老人,直至养老送终、埋入墓地……
这是一支特别小众又奇特的基金,但却是经过肖薇和乐悠悠几经探讨后提出的。
肖薇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和执行人,而乐悠悠,则是第二执行人的身份。
其实,她们早就互相约定,即使没有这支基金的存在,万一对方不在了,她们也会 代替对方抚养教育对方的孩子、赡养她们的父母。
所谓闺蜜,至交好友,有时比血缘关系更让人安心。
所以,安顿好这一切,乐悠悠再无后顾之忧。
她终于发现,她甚至连勉强自己再婚的原因都没了。
这下子,真的可以彻底的一个人……直到终点了……
……
时隔两月,再次到访X项目,乐悠悠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初,离开项目时她还瘸着腿、带着一身情伤,多亏方芳和小邵帮忙,才顺利收拾好了行李。
不看不知道,这几个月的驻地工作,东西越堆越多,居然满满两大箱都还放不开,比当初进场的时候扩大了差不多三倍的量。
就好像她对某人的感情,她以为只是一颗种子,谁知,在她拼命压抑、抵抗的时候,却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她没办法回避。
……
牧之林终于如愿以偿的再次见到了乐悠悠。
阔别2个月,她看起比两个月前更加消瘦,却很精神。
她剪短了头发,少了些妩媚、却看起来更加年轻时尚,好像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她对着他微笑,也对着所有人微笑,这微笑让牧之林心慌。
他心慌,是因为他发现那微笑里不再有区别。
对他的微笑、与对其他人的微笑,再无不同。
他想起他们刚认识那会儿,她看他的眼神,她眼睛里面仿佛有许多小星星,通透的、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始终闪着亮光。
他终于后知后觉的知道,那亮光是她对他的动心、是她对他的情不自禁。
可是现在,那些光亮好像不见了。
她客气的与他寒暄,也不再对他视而不见,更不再剑拔弩张,她的态度和语气客气又熟悉,仿佛他们之间从未发生过任何事,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关系。
她依然尽职尽责,态度比起往日更加温婉,似乎是因为项目负责人换人的关系,她对许多问题的表态都似乎卸掉了几分强势。
说起来总是“以李工意见为准”“尊重甲方意见”……
客套得让他胸闷。
他原本想刻意安排午餐,可是每次会议都只是在食堂餐厅,似乎这一刻意,对她的到来太大张旗鼓,想想又作罢。
可是,午餐时,当天看到她与李寻欢坐在一张桌子上相谈甚欢,好像久未谋面的亲密战友,旁若无人的亲热聊天,他又忍不住后悔得青了肠子……
与喝百年陈醋相比,其实搞点特殊、大张旗鼓、引人注目……都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