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是只活了27岁,蜀汉大概也不会那么快灭亡吧?

发布时间:2025-09-29 08:59  浏览量:1

读三国,世人都知道蜀汉第二任皇帝叫刘禅,此人懦弱无能,平庸至极,所以才会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不知道当年是不是长坂坡刘备摔孩子摔坏了脑子,总之这个后主刘禅,确实是不堪大用。当初钟会邓艾大军进逼成都,刘禅的儿子都说成都还有5万军马可以死守,刘禅却一意投降,有负人君之道。相比于老爹刘备的雄才大略,刘禅简直不值一提。然而不知道你们是否有疑问,为何刘备四个儿子,偏偏选了刘禅作为接班人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刘备的养子刘封。

刘封(?—220年),长沙(今湖南湘阴)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致其降魏。孟达与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裁,刘备深表痛惜。

刘封本来姓寇,母亲姓刘,当初刘备投靠刘表时没有儿子,所以收了刘封作为义子。我们可千万不小小瞧了这个义子。东汉时认义子和今天不同,是要改姓的,古人改姓是个大事,就相当于放弃了原来的家族。刘备是怎么认识刘封的呢?刘备计取樊城,大败曹仁之后与樊城县令刘泌共庆战绩之时,见刘泌一侧站立着一器宇轩昂的英俊少年,问起姓名,乃知是刘泌之甥寇封。宴间,随军厨役上菜时不慎,将肉块遗落在地,寇封竟随手拣起,转身丢入口中,引起刘备的爱慕,遂收为义子,改名为刘封。

事后刘备问及刘封:“何以见肉落地,不去灰沙,不责下人,随口吞食,是何意也?”刘封答曰:“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爱之有余,偶有过失,安忍叱斥。”刘封的仁人之说,甚合备意,父子情从此建立。此事经传至军厨,莫不为之感动。为了报答小主人爱民之德,军厨们特烹制一种夹糖的炸肉,送给刘封,以记此事。在烹制此菜时,除加糖以外,还夹入豆沙,成为名副其实的襄樊名菜之一。

关于刘封的资料并不多,但是细微末节之中可以看出,刘封这个人长相英俊,年轻时就很能打,上庸3郡就是刘封打下来的,可谓是战功赫赫。性格刚猛、气力过人,可见武力方面不弱。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封跟随刘备北攻汉中,曹操率领大军来援,刘备栖于山头,派刘封向曹操挑战,曹操大骂说:“卖鞋的小子,只会叫你的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么!等我叫我家长黄胡子的真儿子来打你。”于是派人召曹彰来与刘封对敌,但曹彰未到,曹操已经撤军。曹彰不到,曹操都不敢与刘封对战,可见刘封武艺确实过人。当初年少时与刘备的一番作答,也是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所以刘封这个人可算是智武双全,当时很为刘备所信任。

那么刘封为何被杀呢?主要就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当初关羽俘获于禁占领襄阳和樊城后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军帮忙。刘封和孟达以上庸刚刚占领不久,恐怕有变多次拒绝。很多人觉得这是刘封故意坑项羽,事实真的如此吗?要知道项羽求助时,实际是自己最得意之时,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此时派兵,相当于锦上添花,刘封为何不做这个顺水人情?其实看史料就知道,上庸是公元219年占领的,当年八月项羽就要求刘封派兵,刚刚占领不到一年的城郡,刘封心有顾虑非常正常。项羽立了功,都是他的功劳,但是如果丢了上庸,那就是刘封的责任,考虑到上庸的位置,距离曹魏和东吴都很近,所以责任重大,刘封有顾虑太正常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第二年刘封和孟达闹翻,导致孟达叛逃曹魏,孟达还给刘备写了一封信,细数了诶刘封的不是。刘封本来就是孟达的领导,而且还是刘备的养子,按理说应该对刘封服气,可是却与刘封闹不和,这只能说孟达这人朝秦暮楚,或者说刘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后来刘封的手下申仪背叛刘封,刘封被孟达、徐晃等击败退走成都,申耽也投降曹魏。上庸就丢了,刘备就责备他,怪他与孟达闹矛盾。如果孟达真心投靠刘备,怎么会因为这点事就背叛刘备?至于写信,完全就是甩锅。此时刘封已经27岁,颇有谋略和武力,诸葛亮觉得以后不好控制,于是就劝刘备杀了刘封,结果刘备赐刘封自尽。刘备最能打的儿子,就这么白白死掉了!

我们看诸葛亮当初怎么说的: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什么意思呢?就说刘封刚烈勇猛,你死之后恐怕很难驾驭节制。很显然,这也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刘备压根没打算把皇位传给刘封。虽然刘封勇猛,有智谋,但是毕竟是养子,不是亲生的。如果刘备后来没有亲生儿子,还有可能传位给刘封,如今有了几个亲生儿子,更不会传位给刘封了。第二,诸葛亮也不愿意让刘封接班,诸葛亮与刘封认识晚,没什么交情,另外刘封这个性格,以后肯定不好摆布,不会像刘备那样事事都听诸葛亮的。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刘封确实不善于拉拢人心。

刘封死的冤不冤?冤枉!说刘封不救关羽,关羽当初是想让刘封帮忙,他正志得意满,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等到败走麦城时,大势已去,刘封派援军也是杯水车薪,搞不好上庸还要丢掉,被东吴和曹魏两面夹击。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是自己太自信,也是因为吕蒙太阴险,和刘封就没啥关系。另外项羽也不是刘封的领导,凭啥指挥刘封呢?如果因为帮助项羽丢了上庸,刘备能饶了刘封?而且后来证明刘封的担心都成了现实,孟达就是投靠了曹操,上庸最后也丢了。刘封在尚且如此,如果不在,孟达岂不是早就背后捅了刀子?

刘备责备刘封与孟达闹矛盾,那是因为孟达已经跑了,想要问罪也问不成。孟达这个人,反复无常,是个小人。当初孟达还写信给刘封劝他投降曹操,刘封果断拒绝,可见刘封对刘备非常忠诚。败军之后,他逃回成都,他觉得自己是刘备义子,不至于被刘备杀掉,结果却丢掉了性命。刘封死前还说:真是后悔没有听孟达的话啊!如果让刘封接了班,肯定是要比刘禅强许多。别的不说,就是邓艾派兵围住成都时,刘封绝对不会举城投降!肯定是带兵一战。当然那时候73岁的刘封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但是他那么有血性,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另外说不定刘封和诸葛亮通力合作一番,蜀汉早就收复中原了也未可知呢。刘封的能力可是比刘禅强多了,他会重用黄浩这种宦官?

纵观刘封一生,对养父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年轻时战功赫赫,没能继承皇位也没有怨言。当初孟达叛逃后派人劝降,刘封斩了来时,撕碎劝降书,刘备听说这件事后也颇为后悔,流下了眼泪。然而世间没有卖后悔药的,刘备杀了最有能力的儿子,导致他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把蜀汉搞得乌烟瘴气。有诸葛亮辅佐时,还能勉强支撑,一旦诸葛亮去世,蜀汉迅速败亡,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刘封一生,不曾愧对刘备,但是刘备却愧对刘封,冤杀了他,实在令人惋惜。如果刘封尚在,也许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最起码也算是一员得力战将,不会搞得最后无人可用!可惜,因为刘备的耳根子软,因为诸葛亮的猜忌,刘封死于非命。所以今天看来,蜀汉之败亡,纯属咎由自取。自从刘备选了刘禅做接班人,蜀汉就已经开始倒计时了。诸葛亮选择辅佐无能的阿斗,自己倒是显出来了,可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试想如果辅佐的是刘封,还用这么费劲?诸葛亮自己把自己累死了,也拖累了蜀汉,这都是当初选择的一种因果而已!

#刘封##诸葛亮为何建议杀刘封##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除掉刘封?##诸葛亮##三国##三国演义##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