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绝不会置之不理!
发布时间:2025-09-28 11:50 浏览量:1
1950年9月,在美国举全国之力介入朝鲜战争、美韩联军兵抵三八线前的一刻,已被多次警告的新中国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吼。
然而,美国国务院对此的回应却是,不要低估美国的决心,并随即命令33万大军踏过三八线,展开对北朝鲜的全面进攻。
在金日成决心南下、统一朝鲜半岛时,他并非没有预料到美国会直接下场参与这场战争。但是在斯大林的支持下,金日成认为,即使美国对朝鲜半岛进行干涉,他也有能力快速结束战争。
1950年6月,开战伊始,接收了大量解放军朝鲜族部队且被苏联二次武装的朝鲜人民军,已经是一支战斗力颇为强悍的军队,其总人数多达13.5万人,还拥有多个由苏联武装起来的装甲单位。
而在他们对面的大韩民国国军,初期总人数近9.8万人,且严重缺乏重武器。此时,美军已基本撤出了南朝鲜,北方相对于南方如此巨大的兵力优势,让金日成判断,北朝鲜军队仅需4周就能完全击败李承晚政府。
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开始了统一半岛的进程。然而,与斯大林的判断不同,美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宣布出兵朝鲜。杜鲁门政府深知,朝鲜分裂对美国而言,是介入东亚局势的一次最好机会。
25日当日,白宫就授权美国海军在任何可能的地区对朝鲜军队展开攻击。同日,在苏联与新中国的共同缺席下,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谴责朝鲜单方面改变半岛现状的第82号决议,并以此为依据,为下一步组建联合国军铺平道路。
美国的迅速行动虽然令金日成大感震撼,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幸的是,此时远东美军多半集结于日本,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朝鲜人民军击溃李承晚政府。而且,同样令美军感到意外的是,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不仅远强于李承晚政府的伪军,甚至在面对美军时也不落下风。
在美国火速进入朝鲜半岛之后,金日成认识到,他必须在美军主力完全抵达朝鲜半岛之前消灭李承晚政权。此时,朝鲜人民军的状态也支持他实现在四周内击溃南韩的想法。开战近3日,北朝鲜就攻克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在汉城南部,朝鲜人民军展开了与美军的第一次交锋。美军在朝鲜半岛的诸次亮相,就印证了金日成在之前做出的“美军并非不可战胜”的判断。
第一个同朝鲜人民军交火的美军第24师,不仅没能阻挡北军南下的脚步,还在短短17天内伤亡了7300人。在朝鲜人民军南下的过程中,不断有美军抵达朝鲜半岛。然而,几乎所有美军部队在朝鲜战场初期都无法战胜数量相同的北朝鲜军队。
1950年8月4日,在开战6个星期之后,北朝鲜已经控制了朝鲜半岛90%的人口与92%的领土。北朝鲜似乎即将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然而,在战场的另一侧,形势却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自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朝美两军在160公里的环形战线上展开了残酷的消耗战。虽然美军在绝对的空中优势与兵力优势下击退了朝鲜人民军的进攻,然而,依然不能有效地反扑此时已经陷入兵力劣势的朝鲜人民军。
在釜山久攻不克之后,金日成从前线撤回了一部分兵力,准备稍作休整后,再继续对美韩联合军的进攻。然而,美国人并不给金日成喘息的时间。在釜山战役打响的同时,刚刚获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开始筹划起一次诺曼底式的登陆行动。
为了完成在仁川方向的登陆行动,在杜鲁门的授意下,麦克阿瑟重新征召了在战后已被大量裁减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麦克阿瑟的行动极其迅速,9月15日,多达7万人的美军部队出现在离汉城仅28公里的仁川港。金日成完全没有料到美国的战争决心。此时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又集结在釜山前线,成功登陆仁川,意味着美国可以自西向东快速进军,将半岛一分为二,彻底包围、消灭北朝鲜军队的主力。
金日成在收到美军开始进攻汉城的消息之后,大惊失色,他立即放弃了对釜山的进攻计划,开始全力组织朝鲜人民军自前线向北方的撤退。虽然从战线上来看,此时朝鲜距半岛统一仅一步之遥,然而,在完全动员起来的美国面前,朝鲜人民军不要说击败美军,能自前线全身而退,就是最大的胜利。
仁川登陆后仅10天,朝鲜人民军就在承受了巨大损失之后,全员撤出朝鲜。此时,摆在麦克阿瑟面前的问题就变成了:是就此停战,回到联合国,坐视南朝鲜独立的事实;还是越过三八线,自南向北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
如果说斯大林与金日成低估了美国人的战争决心,那么美国人显然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感受。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一瞬间,目睹美军舰队开往台湾海峡的新中国领导人们就明白,美国兵发朝鲜,实际意图在中国。毛主席本人很清楚,战争爆发后,美军不仅会出现在朝鲜半岛,只要没有受到有效打击,他们会继续出现在东亚大陆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因此,在金日成顺利南下的同时,看出了战争潜在风险的他,立即在中朝边境组织起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威胁。而在麦克阿瑟成功进行仁川登陆之后,美军对新中国的威胁已经转变为清楚明白的现实。
9月25日,周总理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向美国表态: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绝不会置之不理。可是,对中国的表态,杜鲁门与麦克阿瑟都不屑一顾。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在朝鲜半岛集结了33万大军。
为了合法化自己越过三八线的行为,10月4日,美国国务院先警告新中国,不要低估美国的决心。然后,再次在中苏等国的缺席下,操纵联合国授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统一朝鲜半岛”。此时,已经经历数次溃败的朝鲜人民军,完全无法抵挡数倍于自己的美国军队。10月19日,平壤失守,朝鲜政府退守中朝边境。而此前多次无视中国意见的金日成,也于此时亲自致信毛主席,希望中国能向其提供帮助。
此时占据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国,在频繁空袭北朝鲜仅余的城市之余,还展开了对鸭绿江对岸中国丹东的攻击。最终,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5日作出决定,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麦克阿瑟是美军仅有的9位五星上将之一,然而他能走到这个位置,比起军功,在美军内部的良好人脉才是对他的最有力支持。仁川登陆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一笔。可是在这次意外的胜利之后,他就开始将自己与古今名将比较,认为自己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在利用绝对兵力优势压垮了朝鲜人民军之后,美国要解决的问题早就变成了如何结束朝鲜半岛的战争。实际上,1950年9月的杜鲁门政府有意在三八线前停止进攻,以换取北朝鲜放弃对南朝鲜的统一。在1949年的相关事件后,并且在朝鲜战争开始后,亲自命令第七舰队横穿台湾海峡的杜鲁门也清楚,在这场战争中,他在不断挑战中国人的底线,而新中国绝非一个软弱可欺的政府。
但是,此时已经深信自己天下无敌的麦克阿瑟多次向杜鲁门公开保证,中国介入战争的可能性极小。而在私下,他则表示,一旦中国人进入朝鲜,那么他们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与失败。
然而,事实是,在志愿军进入朝鲜的第一时间,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就开始屡战屡败。11月28日,志愿军光复平壤。为了挽回颜面,此时的麦克阿瑟又开始公然宣传志愿军不可战胜,并呼吁美国继续扩大战争,用任何可能的手段应对新中国的威胁。
此时,杜鲁门终于意识到,麦克阿瑟本人就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如果继续放任他在朝鲜半岛行事,那么美国就只能在失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51年4月,杜鲁门亲自解除了麦克阿瑟在远东的一切职务,而麦克阿瑟也在扔下一句“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狂言后,灰溜溜地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家乡。
麦克阿瑟的故事自此告一段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志愿军的最终胜利。虽然中国在抗美援朝初期快速击退了麦克阿瑟指挥下的美军,可是随着战线收缩,志愿军空中力量薄弱、补给能力落后的缺点还是愈发显现出来。此时,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并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而完全失去制空权的结果,使得志愿军在作战中面临诸多困难。不过,早在志愿军出兵以前,毛主席就已经料到了这个问题。朝鲜战场的天空,则是美苏之间的另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