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路拾重金不动心,穷汉被招上门,凭本事富甲一方
发布时间:2025-09-24 14:53 浏览量:1
粉丝朋友们,动动你们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好运说不定明天就降临!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济南府有个叫王小二的年轻小伙,年方二十,父母早逝,孤苦无依,靠着一亩薄田和偶尔打零工度日。家中茅屋破败,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米缸里时常空空如也。
这一日,寒风凛冽,王小二已经两天没吃上正经饭了,只好硬着头皮去城里找活干。他拖着虚弱的身子走了十几里路,来到济南城中最繁华的街道,希望能碰到需要搬货的店家。
“去去去,这里没活给你干!”粮店老板不耐烦地挥手。
“今天不缺人手,改天再来吧。”布庄掌柜冷冷拒绝。
王小二接连问了七八家店铺,都一无所获。饥寒交迫的他蹲在街角,望着街上人来人往,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他瞥见不远处的地上躺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蓝色布包。王小二起身走过去捡起来,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里面竟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有二百两之多!
王小二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些钱够他买多少亩地、盖多大的房子、吃多少顿饱饭啊!但很快,他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失主丢了这么多银子,不知该多着急呢。我王小二虽穷,但不能做这种不义之事。”
于是,他紧紧抱着钱袋,在原地等候失主。寒风刺骨,王小二冻得直打哆嗦,但仍坚持守着。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只见一位衣着华贵的老先生带着几个家丁,神色慌张地沿路寻找着什么。王小二赶忙上前询问:“老先生,您是否丢了什么东西?”
老先生急切地说:“我丢了一个蓝色布包,里面有二百两银子!小哥可曾见到?”
王小二仔细核对了布包特征和银两数目后,毫不犹豫地将钱袋归还。老先生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好孩子!这钱是我用来进货的救命钱啊!你如此诚实,我定要重谢你!”
说罢,老先生取出二十两银子要酬谢王小二,却被婉言谢绝:“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若是为了酬谢,我早就将钱私吞了。”
老先生对王小二的品德赞叹不已,问道:“不知小哥尊姓大名?如今在何处高就?”
王小二红着脸回答:“晚辈王小二,只是乡下种田的,今日来城里找活干,可惜没找到。”
老先生眼睛一亮:“老夫姓赵,在城南开着一家绸缎庄。若你不嫌弃,可愿来我店里做学徒?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二钱银子工钱。”
王小二喜出望外,连忙道谢答应。就这样,他跟着赵老板来到了赵家绸缎庄。
这赵老板是济南城里有名的绸缎商人,家底殷实,只可惜年近五旬,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叫赵秀英,年方十八,生得端庄秀丽,知书达理,是赵老板的掌上明珠。
王小二来到绸缎庄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最早起床打扫店铺,最晚关门休息。他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聪明好学,很快便掌握了识别绸缎品质、讨价还价的本领。
赵秀英时常来店里帮忙,对这位诚实肯干的小伙颇有好感。有时见他读书识字,还会主动指点一二。王小二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小姐既敬重又爱慕,但自知身份悬殊,从不敢有非分之想。
半年后的一天,赵老板突然把王小二叫到内室,郑重其事地说:“小二啊,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观察你。你诚实守信,勤奋好学,我很欣赏。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能否答应?”
王小二恭敬地说:“赵老板对我恩重如山,有事尽管吩咐。”
赵老板叹了口气:“我年事已高,膝下无子,只有一女秀英。如今想招你为上门女婿,将来继承这份家业,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小二惊呆了,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如何使得?我不过是个穷小子,怎配得上赵小姐?”
赵老板笑道:“品德比出身重要得多。我观察你许久,相信秀英跟着你不会吃亏。你若同意,我便安排你们见面相看。”
王小二心中既惊又喜,最终点头应允。
三日后,赵老板安排王小二与赵秀英在后花园相见。让王小二意外的是,赵秀英对他早已心生好感,欣然同意了这门亲事。
一个月后,赵家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地为王小二和赵秀英办了婚事。城中不少人在背后议论纷纷,说赵老板老糊涂了,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但赵老板充耳不闻,对王小二越发信任。
婚后,王小二并没有因为成了赵家女婿而懈怠,反而更加努力工作。他大胆向岳父提出改革建议:一是扩大货源,不仅从江南进货,还要引进京城的时新花样;二是明码标价,杜绝讨价还价,让顾客买得放心;三是定期清仓,及时处理积压货物,加快资金周转。
赵老板采纳了这些建议,果然生意越发红火。不到一年,赵家绸缎庄便成为济南府最大的绸缎商号。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悄然降临。
这天深夜,绸缎庄突然起火,虽然众人全力扑救,但仍有大半货物付之一炬,损失惨重。更糟糕的是,第二天一早,供货商纷纷上门讨要货款,而几位大客户也要求退还定金。
赵老板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家中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王小二肩上。
经过仔细查账,王小二发现这场火灾十分蹊跷:火源似乎有多处,且当晚守夜的伙计莫名失踪。更奇怪的是,供货商和客户仿佛约好一般同时发难,似乎早有准备。
王小二心生疑虑,开始暗中调查。首先他去找了那个失踪的守夜伙计的家人,得知那伙计最近突然阔绰起来,还给家里添置了新家具。接着他又走访了几家同时要求退款的客户,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与城西新开的“富贵绸缎庄”有来往。
这富贵绸缎庄的老板姓钱,是半年前来到济南的江南商人。自他的店铺开张后,就时常以低价抢夺赵家客户。王小二怀疑这场火灾和后续的麻烦,很可能与钱老板有关。
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王小二只能暂时隐忍。他一方面安抚供货商和客户,承诺半年内一定还清所有债务;另一方面变卖部分家产,筹集资金维持生意运转。
赵秀英见丈夫如此操劳,心疼不已,拿出自己的首饰变卖相助。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一天,王小二在清理火灾废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烧了一半的油瓶和几块奇怪的碎布。这些碎布质地特殊,不像是赵家库存的绸缎。他悄悄将这些证据收好。
随后几日,王小二扮作客商,到富贵绸缎庄探听虚实。果然在钱老板的店铺中,发现了与火灾现场相似的布料。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在店里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失踪的守夜伙计,竟然在钱老板这里当上了掌柜!
王小二不动声色,继续暗中收集证据。他发现钱老板与官府中的某位师爷过从甚密,难怪敢如此肆无忌惮。
正当王小二苦于如何揭发钱老板的罪行时,转机出现了。
原来,那位在钱老板店中当掌柜的前伙计,因分赃不均与钱老板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偷偷找到王小二,愿意出面作证,指认钱老板指使他纵火的事实。
王小二大喜,但深知单凭人证还不够,必须要有物证。于是他设计引蛇出洞,故意散布消息说赵家发现了一份重要账本,记录了钱老板的不法行为。
钱老板果然中计,当晚派人潜入赵家偷窃账本,被早有准备的王小二和官差当场抓获。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钱老板不得不认罪伏法。
真相大白后,钱老板被官府查封产业,充公赔偿赵家损失。赵家绸缎庄的声誉不降反升,生意比以前更加红火。
经过这次风波,赵老板对王小二更加信任,将全部生意交给他打理。王小二不负众望,不断创新经营,不到五年时间,将赵家产业扩大了三倍有余,成为济南府首屈一指的富商。
富贵后的王小二不忘初心,时常救济贫苦,修桥铺路,在当地口碑极佳。他与赵秀英相敬如宾,育有二子一女,家庭美满幸福。
这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灾民遍野。王小二开仓放粮,设立粥棚,救活了无数百姓。知府大人感其善举,特上报朝廷,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乐善好施”金匾赐予王小二。
接过金匾的那天晚上,王小二望着满堂宾客,感慨万千。他从一个食不果腹的穷小子,成为今日受人敬重的富商,这一切都源于当初那个拾金不昧的决定。
赵秀英轻轻走到丈夫身边,柔声道:“夫君在想什么?”
王小二握住妻子的手:“我在想,若当初我贪了那二百两银子,今日会是何等光景。”
赵秀英笑道:“品德端正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太差。”
这正是:拾金不昧品德高,招赘入门好运到。勤勉诚信传家宝,行善积福乐逍遥。各位看官,你们说这好人好报的道理,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