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贺子珍去世后,邓小平定调她葬礼规格:中央领导都要送花圈

发布时间:2025-09-20 22:31  浏览量:1

很多人都不知道,贺子珍其实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后来,在大家的见证下,贺子珍成为毛主席的夫人。

参加永新暴动时,贺子珍才18岁,却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将在监狱里面的哥哥贺敏学等人救了出来。

之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贺子珍跟随袁文才、王佐的队伍上了井冈山。

1928年,贺子珍在正在进行机要和宣传工作,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军上了井冈山,在见到贺子珍的第一面,毛主席很是惊讶,这样干脆利落且漂亮的女同志,竟然是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他还以为这是谁家的家属呢。

初次见面,毛主席的模样有点不大好,他身上穿了一件破旧的灰布中山装,他的个子很高,但是非常消瘦,就连颧骨都突了出来,虽然他的皮肤晒黑了,可他的那双眼睛却神采奕奕,满是睿智,让人从他的脸上看出希望。

贺子珍天生热心肠,初次见面,她就眼尖的发现毛泽东的脚已经被磨得化了脓,当天,她就直接给毛主席擦洗和换药,这一幕毛主席记了一辈子,他们以后是要一起共同战斗的。

在共同战斗中,毛主席对贺子珍有了更多的了解,日久生情,毛主席主动和贺子珍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在众位战士的见证中,两人结为夫妻。

从1928年到1937年,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人之间的婚姻保持了10年的时间,两人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贺子珍和毛主席一起踏上了长征,在这期间,贺子珍承受了太多的磨难。

贺子珍曾在行军路上突然临盆,生下了一个女儿,彼时,追兵距离他们只有几十里,贺子珍无法带着孩子一起离开,只能忍痛留了13块大洋,匆忙之下写了一张托付的纸条,此后,至亲分离。

后来,为了掩护受伤的钟赤兵,贺子珍身上留下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17块弹片,当时,贺子珍没有使用麻醉,咬牙忍到最后,愣是一声不吭,但是,即便如此,也只取出了最浅层的,那些体内深层的弹片根本没办法取出,贺子珍只能日日忍受着痛苦。

后来,到了陕北,毛主席身上的责任更大,他不但需要主持党政军重大决策,还得和社会各界进行联系,尤其是需要和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延安的大批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毛主席本就博学多才,和青年们更是谈的过来,也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不少的知识,毛主席越发的忙碌,和贺子珍之间的交流也在不知不觉间有所减少。

此时的贺子珍想要为革命做更多的工作,却受到身体的连累,越发的力不从心,尤其是看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奔来延安,贺子珍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

在这样的情形下,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

后来,贺子珍为了治病,决定离开延安,期间,毛主席曾数次对她进行劝阻和召唤,可是,贺子珍已经做好决定,万万不会更改,毛主席一路不停地挽留,贺子珍就辗转离开延安,最后更是搭上了飞往苏联的飞机,两人夫妻缘分就此终结。

此后,贺子珍一直孤身一人,而且身体一直不大好。

1976年,贺子珍已经满头白发,她的身体极其衰弱,可是,她的心里一直记挂着一件事,要为人民多做一点事。

她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因为环境而虚度,贺子珍想到自己要恢复工作,却忘记自己已经67岁,她应该在家里安度晚年。

次年,贺子珍去了一趟福建,她和哥哥一起回忆了他们当年一起闹革命的日子,兄妹二人互相激励,准备继续发光发热,然而,贺子珍又遇到另一桩痛苦,经过医生的诊断,贺子珍已经中风,她的左半身偏瘫了。

贺子珍被送去华东医院,此后再也没能站起来,随后,医生又检查出她患上了糖尿病,贺子珍又沉浸在痛苦之中,她又无法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再工作。

一直到1984年,贺子珍体温升高,到了中旬,她突然发起高烧,而且便血,被送去医院后,医生用尽办法都没能将她的体温降下来。

4月15日,李敏接到医院的电话后,匆忙去了上海,然而,此时贺子珍的病情已经非常的严重。

来到华东医院后,李敏迅速赶到母亲的病床前,看着病床上的母亲,李敏难过不已,母亲脸颊通红,整个人都消瘦憔悴,身体特别虚弱,眼睛还闭着。

李敏刚想唤一句“妈妈”,贺子珍却似乎感应到什么,突然醒了过来,她朝着女儿笑了笑。

在听到女儿说他们来看她了时,贺子珍的嘴唇动了几下,可她仍旧处在高烧中,没力气说话。

经过万般努力,贺子珍总算是退了烧,神智也清楚过来,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大家看着她的样子,还以为病情有所好转,结果是回光返照。

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彻底停止跳动,享年75岁。

贺子珍逝世后,对于贺子珍的后事以及骨灰安葬,最后一步步请示到邓小平面前。

邓小平最后给出了意见:“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贺子珍这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终于结束了她饱经风霜且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