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数十名“00后”,因透支消费成被执行人,不少是在校生!
发布时间:2025-09-19 12:02 浏览量:1
“花未来的钱实现现在的愿望”,然而,随着一些年轻借贷者逾期无法还款情况的出现,使得他们频频被诉至法院,最终成为被执行人。
据宁夏法制报消息,今年1月1日至9月14日,西吉县人民法院受理的此类执行案件已超过80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以上。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变化值得警醒。青春不应被债务束缚,作为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应当理性做好消费规划,切勿负债前行。
透支消费导致入不敷出
今年6月底,拿着刚刚使用了3个月的苹果手机,今年大学毕业的李倩(化名)心情却无比沉重。由于其无力按期偿还分期租赁手机的8000余元后续费用,被出租方告上法庭,面临偿还拖欠的租金及因此产生的公证费、律师费等近1万元。
“我是为庆祝步入社会分期租赁的新手机,当时想着马上有工作了,每个月还上点,等付完所有款项手机就成自己的了。没想到迟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还面临成为被执行人,希望法官能帮我沟通一下,能顺延一下还款时间。”李倩对法官说。
承办法官介绍,今年3月31日,李倩与北京某科技发展公司签订《租赁服务协议》,分期租赁一部全新的苹果手机,租期12期,租金12987元,租赁到期所有权归李倩。李倩在支付租金3246.75元和押金1082.25元后,再无能力支付剩余款项。今年7月,该公司向重庆市某公证处申请公证。
今年8月,该公司持公证债权执行文书向西吉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包括租金、公证费、律师费在内的各类费用合计9724.8元。该案在执行过程中,李倩主动联系法院,希望延期还款。“物质只是一时的,诚信才是常伴一生的,没有必要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打肿脸充胖子,最后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执行法官一方面对其释法明理,一方面联系其家人,争取尽快化解纠纷。
透支消费被强制执行者,不止李倩。2024年,18岁的青年张强(化名)通过安徽某电子商务平台,与淮北市某通讯服务部签订《租赁服务合同》,约定马某向该通讯服务部租赁手机,租赁期限10个月,租赁期满马某买断,租赁费9980元,逾期利息利率为日利率0.03%。
2024年5月,该通讯服务部向马某交付了手机,马某支付3306.66元后再无力支付,该通讯服务部向三亚市某公证处申请公证。
今年8月,该通讯服务部向西吉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租赁费、逾期利息、公证费、律师费等各类费用8280.53元。目前该案还在执行过程中。
超前消费多因爱慕虚荣
西吉县法院执行法官张前军表示,在该院今年受理的80余起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多以各类通讯服务部、科技公司为主,被执行人主要为18至25岁之间的青少年。
其中,年纪小、无稳定收入、法律维权意识淡薄、社会经验少的被执行人较为集中,其中不乏在校学生。申请执行人向公证机关申请公证过程中,被执行人大多因距离远或因联系方式变更等未参与公证全过程,部分甚至不知情,直到被申请强制执行时方才知晓。
法官发现,这些年轻人之所以透支,原因多出于不顾实际的超前消费。很多人涉世未深,工作根基还没打牢就盲目消费,成了“月光族”。待工作发生变化,收入不能保证时,又成了失信被执行人。
该院执行局副局长马天升表示,在此类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一方面向案件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另一方面积极同被执行人家人进行沟通,共同协商制定还款计划,争取案件能够达成执行和解,既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不损害青少年被执行人未来的发展权益。今年以来,已有53件此类案件通过执行和解方式结案。
莫让超前消费变成“超钱消费”
宁夏和仁律师事务所王帆律师表示,超前消费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当事人严重违约后,不良记录将被纳入征信系统,对未来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求学等产生长远负面影响。同时,未能偿还债务还可能被诉至法院,若败诉且未履行判决,可能被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查封财产、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甚至可能影响家庭。
作为年轻人,应避免冲动消费,珍视个人信用记录在借贷或分期购物前,应客观评估自己的经济状况,确保在可承受范围内消费,按时履约还款,维护良好的个人信用。
生活中,应当警惕“零利息”“零首付”等营销噱头,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弄清楚真实利率、费用、还款期限和违约责任;若已发生纠纷,切勿“失联”或逃避,应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还款计划。
当接到法院传票或执行通知时,应积极配合,如实报告财产情况,争取和解或分期履行,避免因拒不执行而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若遭遇非法网贷、暴力催收等情况,应注意收集证据(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录音等),并及时向公安机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
晚报君提醒
年轻人请理性消费
切勿贪慕虚荣
远离债务陷阱
审核:孙瑞亭 李振文
编辑:刘沛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