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八年级语文学科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发布时间:2025-09-13 07:06 浏览量:2
哈尔滨市八年级语文学科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五月,风华中学组织同学们参与“漫步春光 品味文化”的活动,小风同学在活动中写作了一则春日游记,请根据游记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清晨,我和伙伴骑车去郊外踏青。田野里草长鹰飞,蒲公英像小太阳般散落在绿毯上。谁知拐过褶皱层叠的土丘,天空突然间慢慢地晦暗下来。豆大的雨点砸得柳条噼啪作响,林间鸟鸣声戛然而止。我们缩在废弃瓜棚里,看水帘模糊了远山轮廓。
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云雾散时豁然开郎——被洗净的油菜花田金灿灿连到天边,田垄间积水的泥坑闪着碎银般的光。方才消声匿迹的鸟雀重新在林间跳跃欢鸣,几只迁徙的候鸟也掠过晴空,翅膀抖落的水珠在阳光下画出小彩虹。前些天晒得龟裂的田埂正咕嘟咕嘟喝着雨水,嫩绿的稻叶正舒展着蜷缩的腰肢。这场骤雨就像大自然落下的符号,在春末夏初的诗行间填上生机勃勃的标点。
1. 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褶皱(zě) B. 晦暗(huì) C. 迁徙(xí) D. 龟裂(guī)
2. 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草长鹰飞 B. 戛然而止 C. 豁然开郎 D. 消声匿迹
3. 结合上下文,对语段中画波浪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谁知拐过褶皱层叠的土丘,天空突然间晦暗下来。
B. 谁知拐过褶皱层叠的土丘,天空慢慢地晦暗下来。
C. 谁知拐过土丘的层层叠叠的褶皱,突然间天空渐渐地晦暗下来。
D. 谁知拐过褶皱层叠的土丘,突然间天空瞬间晦暗下来。
4. 在“漫步春光 品味文化”的交流会上,小华和同学们分享近日学习的收获,他的学习笔记中记录了以下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表现手法分成风、雅、颂三类。
5. 在“漫步春光 品味文化”的交流会上,小语写了一段关于春日校园景色的文字,请你根据内容,选择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春日的风华中学在晨光里舒展画卷。穿过校门,眼前便映入一片春色为春日的校园谱写活泼的注脚。
①几只喜鹊立在这些树上,尾羽划过,惊落几片花瓣
②山荆子正擎着雪白的花簇,细碎的丁香则攒着淡紫的花苞
③香气漫过镌刻着校训“诚实、团结、勤奋、进取”的匾额
④它们忽而振翅,掠过缀满新叶的枝头,在湛蓝的天幕下划出几道灵动的弧线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6. 在“漫步春光 品味文化”的交流会上,小文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了《经典常谈》的内容,其中《说文解字》的部分大家都很感兴趣,请根据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请在下面空格处写出与图片对应的象形字。
日月①木牛②(2)请仿照示例,解释会意字“杳”的本义。
【示例】杲: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
杳:
7. 八年级举行“古诗苑漫步”学习活动,请根据提示将下表补充完整。
诗句“漫步”感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1)________,(2)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桃林成片,花草繁密,给人惊喜和陶醉之感。(3)________,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洞庭湖为发端,含蓄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4)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男子对美丽又贤淑的女子心生爱慕,认为其是理想配偶(5)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子衿》)女子因思念恋人而觉得时间漫长(6)________,(7)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知心的友情存在,哪怕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
阅读《小石潭记》、《游青溪记》,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其为正也间也: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ó):竹笋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⑤拊(fǔ):抚摩。
8. 运用恰当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加点词语解决方法示例词义斗折蛇行语法分析名词做状语:其一犬坐于前(1)______乃悟世间真有碧色课内迁移乃悟前狼假寐(2)___9. 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A.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珍珠跳跃,又像雪片飞溅,这因为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泉水。
B.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泉水。
C.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
D.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也不用把它和其它地方的泉水区分。
10. 两篇文章都是寄情山水,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________。不同点是《游青溪记》没有明显流露出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感或其他复杂情感,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而《小石潭记》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________之情。
(二)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几乎涵盖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还包括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②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更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湿地为城市提供旅游、度假等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享受,为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材料二】
【材料三】
①2018年10月,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哈尔滨脱颖而出,荣膺“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成为全球首批获此殊荣的18座城市之一,为城市生态名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为进一步打造湿地文化,哈尔滨秉持全新理念,将工作重心从单纯追求数量与规模,转向依法依规、精细保护,全力提升湿地品质。比如,政府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强势拆除154处违建构筑物,为湿地“减负”;投入大量精力修复湿地,修复面积超3000公顷;实施太阳岛湿地公园、运粮河湿地公园等多项保护、恢复和监测工程,还在松北国家湿地公园设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严密守护鸟类栖息地……
③如今,哈尔滨湿地名录面积广袤,达4.05万公顷,18763块湿地斑块星罗棋布。这里坐拥1处国际重要湿地、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及2处省级湿地公园。
【材料四】
①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近年来,哈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湿地生态治理,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南北迁徙的候鸟驻足栖息。
②为提升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哈尔滨精心构建宣教网络,以市级湿地宣教馆为核心,各地湿地保护地宣教中心和湿地学校为分支,每年借“世界湿地日”“黑龙江湿地日”“爱鸟周”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让保护湿地的理念深入人心。
③此外,哈尔滨深挖湿地旅游价值,精心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哈东沿江湿地保护区的鲟鲤鱼放游活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举办的“湿地铁人三项赛”,太阳岛湿地公园开展的湿地采风,还有冰雪节期间别具一格的寒地湿地景观,以及每年六月盛大举办的湿地节,共同绘就“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独特景致。
④同时,哈尔滨积极与韩国顺天、法国亚眠等13个“国际湿地城市”开展交流合作,持续丰富“国际湿地城市”内涵,成功走出一条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崭新道路。
11. 根据材料一,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湿地的功能城市湿地对城市发展的独特作用提供水源(1)调节气候,净化空气(2)(3)________为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12. 你能从材料二中得到什么结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13.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一种)
(1)哈尔滨湿地名录面积广袤,达4.05万公顷。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14.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说说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独特的湿地文化,哈尔滨市有哪些举措?(写出不同的三点即可)
(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小题
染香
①初春的夜晚,读到晏几道的《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微风吹过,梅花蕊轻摇似在嬉闹,细雨纷纷,杏花飘香。
②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母亲总会在雨季后,挑一个阳光大好的日子,将衣物被套悉数搬到小院,或挂在晾衣绳上,或放在临时搭起的木板上接受阳光的洗礼。不论多忙,母亲总会记得在太阳落山前,将这些衣物被套收回屋,一件件折叠好。
③后来我问母亲,为何总在雨天过后晒衣物?母亲回答:“雨天的空气里也会染着花香,而且味道特别浓郁。雨后初晴晒的衣物,不仅有阳光的味道,还有花的味道。”我不知道雨天的花香是否真的特别浓郁,只是惊讶,即便是阴雨天,花朵仍然会绽放,它并不会因为天气的阴郁而改变其芬芳的本质。
④我居住的小巷里有位女瓦工,40来岁,带5岁的女儿月牙一起生活。有一年秋天,一个糖果商贩误以为月牙拿走了他的进口糖果,与这个女瓦工争执不下。最后糖果贩子发现是自己漏数了糖果,才不好意思地道歉。女瓦工并无抱怨,只是说道:“找到了就好,月牙很乖,她不会拿别人的东西。”
⑤女瓦工为人也很随和,在日常闲谈中,我大概知道了她和月牙的情况,她从小就是孤儿,没有读过多少书,年轻的时候跟师傅学铺砖,勉强能够糊口。
⑥5年前的一个傍晚,女瓦工下工回家,看见一个女婴孤零零地躺在树下瑟瑟发抖。女瓦工收养了女婴,给她取名“月牙”。月牙天生聋哑,她带着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治病良方,这才辗转来到我们这座城市。
⑦今年夏天,我跟几个伙伴去海边玩,远远望见女瓦工在给人看自行车,而月牙则在一旁玩耍。我很惊讶,问她:“你不是在做瓦工吗?怎么又来干这个?”
⑧女瓦工挑了挑眉头,“那个活儿不定常有,没活儿的时候我看过自行车,卖过盒饭,摆过地摊儿,还承包过公司清洁的活儿。哪里有活儿干,我就往哪里去。”她很健谈,“月牙现在上了学,会看口型,懂得别人说什么,还学会了跳舞呢。”说这些的时候,女瓦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月牙看看她,也微微笑着。
⑨有一回,我陪母亲去公园跳广场舞,看到女瓦工带着月牙也在跳。暖金色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子汽水般的颜色,公园里的音乐声像被微风揉碎的彩色泡泡,裹着欢快的节奏飘来。她们手舞足蹈的,像两朵在晚风中尽情舒展的向日葵,把生活的疲惫都跳成了轻盈的音符。我感到很奇怪:“月牙听不到音乐,没有伴奏,能学会跳舞吗?”母亲说:“没有阳光的日子,并不意味着太阳不存在。一个人听不到音乐也不意味着她心中没有音乐。”我看着面带微笑的母亲,被她话语中透出的智慧深深触动了。
⑩清朝诗人李勉有诗云:“粉墙经扫花落尘,一带楼台树影昏。雨细风斜帘未卷,纵无人在亦消魂。”诗中说粉红色的墙壁用拂尘一扫有如落花般,这一片楼台亭院掩映在树影中。斜风细雨中竹帘未卷,纵然无美人在赏雨也令人感怀。
⑪大抵,我们在尘世行走,偶有与困顿时光相互凝望的时候,若心中染着一缕花香,无论走在怎样的境地,都如同走在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的风景里。这样的一颗心,便有如拥有一整个春天,整个灵魂便也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选自《思维与智慧》)
15. 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事件形象④段不抱怨糖果贩子错怪月牙(1)________⑤⑥段(2)________善良无私⑦⑧段给人看自行车(3)________⑨段(4)________热爱生活16. 《诗经》中有“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诗句,大意是“思念之情绵绵无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辗转”在文中的含义。
17. 第⑧段“女瓦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月牙看看她,也微微笑着。”一句中两个“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8.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暖金色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子汽水般的颜色,公园里的音乐声像被微风揉碎的彩色泡泡,裹着欢快的节奏飘来。
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⑪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我们在尘世行走,偶有与困顿时光相互凝望时,若心中染着一缕花香,无论走在怎样的境地,都如同走在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的风景里。
(四)
阅读《涵养自强不息青春气质》,回答小题。
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
①《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说,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这启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
②“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对新时代青年来说,自强不息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③怎样才能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
④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需要我们志存高远。高远的志向,对人有引领作用。司马迁年轻时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他在着手写这部书的时候,因“李陵事件”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刑之后,司马迁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可见,唯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引领人们不断战胜困难,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⑤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坚持下去最终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圣王羲之出神入化的行书背后,是他天长日久的练笔;邓亚萍18个世界冠军奖牌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练习。每一份坚持,都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脚印。青年是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个机遇里收获成长,从每一次挑战中磨砺品质,从而涵养自强不息的气质。
⑥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需要我们迎难而上。戴维说:“逆境,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又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可见,逆境既可“毁人”,亦可“成人”,关键在于你的态度。最美扶贫干部黄文秀,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党中央决策部署脱贫攻坚,黄文秀迎难而上,主动报名到偏远贫瘠的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克服各种困难,遍访全村贫困户,征求意见,宣传政策,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最终带领群众摸索到了适合本村发展的种植产业。她用战士一般的激情和斗志,开拓出了百坭村的脱贫道路。面对困难,不逃避,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方可锻造自强不息的精神。
⑦生逢盛世,新时代青年更应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 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以名言开篇,通过解读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B. 第②段从中华民族和当代青年两个角度,通过正反对比论证,阐释自强不息的价值和意义。
C. 第④段用司马迁的事例,证明“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需要我们志存高远”。
D. 第④⑤⑥段,具体阐释了怎样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
22. 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圣王羲之出神入化的行书背后,是他天长日久的练笔;邓亚萍18个世界冠军奖牌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练习。
23. 下面哪一则材料可以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材料一】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作为水稻专家,他坚持援助非洲布隆迪9年。经过他的努力,当地的粮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无私地献给了非洲人民,为促进中非友谊和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让“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大地结出了丰硕成果。
【材料二】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张连钢,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立项之初,面对国外技术垄断,他和团队留下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和两千多份技术会议记录,仅用1000多天就完成了国外常规8到10年的建设任务,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作文(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4. 命题作文
宗璞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懂得了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家庭的责任与担当;史铁生看见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而这种懂得,往往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在逐渐的体悟中才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也在渐渐懂得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请以“渐渐才懂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如下:
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7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25. 材料作文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类型的航天员,他们将合作完成各项创新性的飞行任务。
神舟十六号乘组人员之一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师。在以“空天报国”为梦想的北航,青年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航天员的选拔,桂海潮也是其中之一。他经过重重筛选,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在此后的2年多时间里,桂海潮又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2023年5月30日,他作为我国首位载荷专家,随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出征,在广袤太空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至少能有这样一些启示: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方能成功;要心怀梦想;艰苦的磨炼方能铸就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如下:
①所写文章
主旨必须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7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B 3. 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1)①火 ②羊
(2)从“木”,从“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7题答案】
【答案】 ①. 芳草鲜美 ②. 落英缤纷 ③. 八月湖水平 ④. 窈窕淑女 ⑤. 一日不见 ⑥. 海内存知己 ⑦. 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
【8~10题答案】
【答案】8. ①. 像北斗星 ②. 明白 9. C
10. ①. 喜爱和赞美 ②. 孤寂、孤独凄凉、哀怨、悲伤等
(二)
【11~14题答案】
【答案】11. ①. 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②. 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 ③. 维持生物多样性。
12. 哈尔滨湿地中内陆滩涂所占比例最大
13. ①. 列数字 ②. 打比方
14. (1)政府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强势拆除154处违建构筑物,为湿地“减负”;(2)投入大量精力修复湿地,修复面积超3000公顷;(3)实施太阳岛湿地公园、运粮河湿地公园等多项保护、恢复和监测工程;(4)还在松北国家湿地公园设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严密守护鸟类栖息地,精心构建宣教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5)深挖湿地旅游价值,精心打造特色旅游项目;(6)与其他国际湿地城市开展交流合作。
(三)
【15~19题答案】
【答案】15. ①. 宽容大度 ②. 收养牙牙带她看病 ③. 勤劳乐观 ④. 带女儿跳广场舞
16. “辗转”这里指的是女瓦工为了给月牙寻找治病良方,到处奔波
17. 女瓦工的笑——因月牙能看懂口型、会跳舞而骄傲、满足
月牙儿的笑——因看懂了妈妈在夸奖自己而高兴
18. 运用了环境(细节)描写的方法,渲染了公园里温馨欢快的氛围,烘托了母女俩快乐愉悦的心情(表现了女瓦工坚强乐观的形象)
19. 人生中,我们总有身处困境时,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乐观,生活就会变得充满芬芳,更加美好
(四)
【20~23题答案】
【答案】20. 新时代青年应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 21. B
22. ①. 道理论证 ②. 举例论证
23. 材料二。张连钢在国外技术垄断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啃下硬骨头打破垄断,体现了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作为事实论据证明第⑥段的分论点“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需要我们迎难而上。
渐渐才懂得
小学毕业那年,父亲送我一盆光秃秃的仙人掌,说是寓意“坚强”。我瞥了一眼那满身是刺的丑东西,随手把它扔在阳台最阴暗的角落里。
初一那年,学业压力如潮水般涌来。每次考试失利,母亲总会叹气:“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我便跑到阳台,对着那盆仙人掌发泄:“你怎么就不开花?真是没用!”它默不作声,只是用坚硬的刺对着我。
初二上学期,我迷上了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父母老师的批评如雨点般砸来。那个周末,我又躲在阳台发呆,突然发现仙人掌顶端冒出了一个小花苞!米粒大小,嫩绿中带着鹅黄。我惊讶地靠近,第一次仔细打量它——三年来,它竟然长高了一截,墨绿色的躯体上,新刺嫩白,老刺坚黄。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去看它。花苞慢慢长大,像一支倒悬的玉笔。我开始给它浇水,把它移到有阳光的地方。奇怪的是,照顾它的过程中,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期中考试后,我捧着惨白的成绩单站在它面前,它依然沉默,但那饱满的花苞仿佛在说:等待。
深秋的清晨,我被一抹亮色惊醒。阳台上,仙人掌开花了!金黄的花瓣层层舒展,像一个小太阳,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我屏住呼吸,从未想过这样丑陋的植物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花香清淡,却持久不散。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仙人掌用三年的沉默积蓄力量,我用三年的叛逆寻找方向。原来所有的成长都需要时间,所有的绽放都经历煎熬。就像这株仙人掌,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它从未放弃生长,因为它知道,只要坚持,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花期。
后来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那个清晨的金色花朵。渐渐懂得,生命最美的姿态不是一开始就耀眼夺目,而是在漫长的等待中不言放弃,最终破茧成蝶。而那盆仙人掌,依然在阳台上安静生长,每年秋天,都会准时绽放一树金黄,仿佛在诉说关于时间和坚持的寓言。
【25题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