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然影像志|选辑:校长,首先要做学校第一名好学生

发布时间:2025-09-10 05:54  浏览量:1

吉北联中

回忆录文选

[穿军装前后]

(教学实验语录)

李又然与吉北联中‬

校长‬,首先‬要做‬学校‬

第一名‬好‬学生‬

“校长,首先要做学校第一名好学生”

【教辅案例】

李又然诗歌、散文、论文、译文、讲义在课堂

李又然作为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后一个“教育家”,是在他的数十年的革命征程上——从“做”做起的。细数下来,从学龄前的幼教,以至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留学生,以至于成人教育、失学备考,等等,他都身体力行,语录频发,而且每遇大事件和大变革都有诗歌、散文、论文、译文、讲义诸多文字发表与教学实验履新,百年树人,桃李芬芳。其从教经历大致上包括:

幼 教——

保安保育院/1940年译《河水怎样帮助游击队——译给保育院小同志们》

小 学——

延安儿童艺术学园/1940年作《给弟妹们——并给少年剧团小同志们》

中 学——

苏州中学草桥初中部/1933年作《至少读活书》

合江省立联合中学/1946年作《光荣属于红军》

吉林省立吉北联合中学/1947年作《穿军装——给吉北联中参军同学们的信》

大 学——

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1939年作《关于名气》

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大学/1940年作《国际家书》

鲁迅艺术文学院/1945年作《伟大的安慰者——纪念罗曼·罗兰先生》《吉普车》

哈尔滨大学/1946年作《“无食我苗”——读〈诗·魏风·硕鼠〉三章》

河北省怀来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作《榜样也是无穷的——纪念焦裕禄同志》

研 究 生——

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50年作《白居易的〈卖炭翁〉》

留 学 生——

法兰西共和国里昂中法大学/1933年作《养老院》

成人教育——

星期文艺学园/1942年作《精读习惯和集体精神》

失学备考——

上海、慈溪/通讯图书馆/1945年作《勇敢是平安——纪念应修人、杨贤江》

穿军装

——给吉北联中参军同学们的信

李又然

一百四十五名第一批勇敢的参军的男女同学们——我的同志们:

我们不断的得到人民解放军全面大反攻的捷报;而像燕子和白云一齐飞来那样,同样是鼓舞人的消息也接连的传来了,使我们知道你们在行军和宿营里,在军民关系上,在政治和军事的学习上,在火线上……一切都符合人民的希望,这就使我们的日子从今以后每一个都成为节日。——庆祝你们胜利!健康!

你们参军加速蒋介石的毁灭。

为人民事业,祝福你们每天更愉快,更活跃!

你们争先恐后的穿起人民解放军军装,这不是简单的服装改变;这应该是与旧衣服脱下的同时,断然地挣脱一切旧社会的牵连,而以战斗的姿态在人民世纪中出现——“人民世纪”就是说整个世界,从今以后的无穷的岁月,海洋,大山,日月星光……都是属于人民的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属于人民的了!人民是主人,就像天最高。

穿起人民解放军军装,同志们,你们亲身体验到:这是决心永远跟共产党走,与工农兵结合、对工农兵负责、向工农兵学习与报答……

这是革命斗争生活正式的开始,使自己一辈子在共产党的领导与爱抚下——像万物在阳光下生长,——来成为人民苦难的分担者与消除者,人民幸福的争取者与创造者。

我们的军装,朴素而光荣,是一种共同的符号:是我们中国有大志气的、有大才能的,真心爱国而又最自爱的男女知识青少年,追随在广大的翻身农民之后,和他们一齐参军、并肩作战,革命当主人的共同的符号。

我们的军装,是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工人装”,是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的现代的战袍。

无数纯洁进步的男女知识青少年,从这军装看见了力量和辉煌的明天,并且向这军装寄托了包含羡慕、好奇和新的自我发现等等因素的爱。在不止一个地方,我的军装上衣,就被好多可爱的同学试穿过,于是这上衣,就占有了更多的十分可珍惜的回忆,我甚至不想再洗的。

穿起人民解放军军装,亲爱的同学们,我的同志们,你们成群结队地涌进革命大家庭,从解放区到新收复区,以至到敌后,去帮助那边人民也翻身;从学校到前线——更高更大、最高最大的学校——去参加战勤工作以至扛起枪来,为人民组织胜利,为人民立军功,使自己受最坚强的锻炼。

在我们伟大可爱的祖国的全部领土上的每一个乡村和每一个城市,我们必将像到处接触阳光那样,到处发现人民解放军军装和毛泽东的感化和领导,全国都将是——都已是我们的力量。

而假如这军装是剑鞘,那么同志们,你们长期随军工作、忠诚为兵服务、本身也当人民子弟兵的这种意志、行动、才能和智能所交织而成的力量,表现出来就是锋利的剑。你们为人民而斩妖(以蒋贼为首的妖魔鬼怪、狐群狗党),这剑将发射万丈光芒。

在你们开拔之后,一百八十九位男女同学跟着老师们下乡去了。我刚才读到在五棵树的一位老师的来信说:“我们的同学们工作得都很好。虽然有的是初次下乡,衣服穿的不太多,或年纪太小,但都很好。他们都知道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他们之中,很多人将长期在农村工作,更多的人走时都说:“我们回来也参军。”他们将是第二批参军的,他们要和你们在前线和关内相见了。

被留在学校里的同学正在突击排演《血泪仇》和另外的剧本,他们很快就要过江了,深入到新收复区里去。他们也出发之后,我们的学校就只剩下百把名秧苗似的小同学了,这些小同学,也提出了参军的要求——在还喜欢红蓝铅笔的年龄上,竟也要求拿枪了。“参军”几乎成了我们的“校风”,而你们,第一批参军的同学们,你们就是开这风气之先的。

人们把你们这件事与时局发展和其他重大的话题连在一起谈论着,赞叹着。

你们的参军被写在挂号信里,被记在日记里……

你们光荣一如勇敢!

最后请放心:你们的家在解放区里,就像眼珠在眼眶里,就像你们自己在人民解放军里,一样安全的。

请接受最亲切的爱慕之意,我的第一批参军的同学们——我的勇敢的男女同志们!

1947年11月15日于榆树

民主‬青年‬歌‬


李又然词、何士德曲

婴儿需要母亲抚养,
我们信仰人民的力量;
我们——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进工厂,下乡,上前方,
就像万千溪水,奔向海洋。

群星环绕月亮飞翔,
我们追求崇高的理想;
我们——
纯洁、热情、勇敢、坚强,
剑化犁,放飞,向远方,
好像黎明破晓,万道霞光。

原版注释: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抗大的校风。

抗大培养了大批抗日军政干部,有功于人民和祖国。抗大校风可以普及于全国,成为全国男女民主青年们学习和生活的集体作风。——“我们信仰人民的力量”可改为“我们拥护穷人翻身当家”(“当家”或“掌印把”)。

辑注者言:

这首歌由李又然作词,《新四军军歌》曲作者何士德谱曲,为吉北联中校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何士德是‬第一套、第二套全国广播体操曲作者,斯大林文艺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