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被骂“绿茶”,为何公公梁启超仍力挺她?私人书信藏着真相
发布时间:2025-09-02 18:40 浏览量:4
提起林徽因,不少人会带着 “绿茶” 的标签谈论她 —— 说她周旋在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既享受被追求的滋味,又不肯彻底表态。
可翻看民国时期的私人书信和文字记录会发现,有两个人始终坚定力挺她。
其中一个,是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作为长辈,他不仅全力支持儿子和林徽因的婚事,还多次在信中维护她。
另一个,则是常被传为梁思成 “情敌” 的金岳霖,他终身以挚友身份守护林徽因,甚至在她去世后,仍公开称赞她的品性。这两种力挺,都藏在他们留下的私人书信里,和后世的误解完全不同。
其实,“林徽因是绿茶” 的说法,更多是后世对她情感关系的过度解读,并非民国时期的主流评价。当时人提到林徽因,多是称赞她的才华 ——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和梁思成一起踏遍 15 省、190 多个县测绘古建筑,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即便谈情感,也多是感慨她身边围绕着有才情的人,而非指责她 “玩弄感情”。
真正让梁启超和金岳霖力挺她的,是他们通过日常相处和书信往来,看到的林徽因最真实的一面:坦诚、纯粹,还有对情感和责任的清醒认知。
梁启超和林徽因的一张合影
梁启超对林徽因的力挺,从他给梁思成的家书中能看得最清楚。1923 年,梁思成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右腿,住院治疗期间,林徽因每天课后都去医院探望,不仅帮他整理课堂笔记,还陪他聊天解闷。梁启超在给儿子的信里写道:“徽因连日来医院看你,心思细,待你极周到,我看她本性纯良,不是那种浮浅女子,你能得这样的人做伴,是你的福气。”
后来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偶尔因学术观点不同或生活琐事争执,有人在梁启超面前说林徽因 “性子急,不够温顺,恐难持家”,梁启超又在 1928 年的信里劝儿子:“夫妻相处,贵在用真心换真心,徽因才思敏捷,心里藏不住事,有话就说,这不是坏毛病,总比那些藏着掖着、背后算计的人强。你要多体谅她,她一个女孩子,跟着你在外求学,既要学建筑,又要兼顾英文,不容易。”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留学期间合影
在梁启超看来,林徽因的 “直” 不是缺点,而是坦诚的表现;她的才华也不是 “恃才傲物”,而是值得珍惜的特质。甚至在徐志摩因追求林徽因不成、转而与陆小曼结婚时,梁启超在给徐志摩的信里批评徐志摩 “用情不专,不顾家庭责任”,却从没有指责过林徽因 —— 他知道,林徽因从一开始就明确拒绝了徐志摩,因为当时徐志摩已有家室,她不愿做破坏别人家庭的人。
这一点,梁启超在 1924 年给梁思成的信里也特意提到:“徽因在志摩的事上很有分寸,当初志摩追求她时,她就跟我说‘志摩先生已有妻子,我不能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没有半分含糊,你不必多心。”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力挺,藏在他留下的《林徽因先生生平简录》和友人的回忆记录里。金岳霖是著名的哲学家,1930 年代初搬到北平北总布胡同居住,和梁思成、林徽因成了邻居,三人经常一起讨论学术、聊天吃饭,关系十分密切。
后世常传金岳霖因爱慕林徽因而终身不娶,但从他的文字和当时人的回忆来看,他对林徽因的欣赏,更多源于对她品性和智慧的认可,而非单纯的男女之情。
1955 年 4 月,林徽因因肺病去世,金岳霖悲痛不已,后来写下《林徽因先生生平简录》,里面明确提到:“林徽因先生为人坦诚,待人真挚,与人交往从无虚言假意。她对学术有执着的追求,对朋友有热心的帮助,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纯粹的学者和友人。”
不仅如此,金岳霖还曾对学生回忆,林徽因曾主动跟梁思成和他坦诚自己的情感困惑 ——1931 年前后,她在和梁思成结婚后,发现对金岳霖也产生了好感,于是没有隐瞒,直接跟两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梁思成思考了一夜后,告诉林徽因 “如果你选择金先生,我会尊重你的决定,我们还是朋友”;金岳霖则对林徽因说 “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情感,破坏你和思成的家庭,你是他的妻子,也是我的挚友,这份情谊比什么都重要”。
这件事被金岳霖记录在给友人费正清的信里,信中写道:“徽因从不说谎,也不回避自己的内心,这种坦诚,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她对感情有敬畏心,对婚姻有责任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才是她最可贵的地方。” 在金岳霖看来,林徽因敢于直面自己的情感,又不逃避婚姻的责任,这种清醒和坦荡,远比 “温顺听话” 更难得,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始终把林徽因当作最值得尊重的挚友,即便在她去世后,仍每年去给她扫墓,从未有过一句负面评价。
林徽因自己的书信,也印证了这种坦诚。1931 年,她给好友沈从文的信里写道:“我最近总在想,人为什么要怕承认自己的感情呢?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藏着掖着反而累。但我也知道,感情不能只凭喜欢,还要有责任 —— 我选择了思成,就会和他一起好好走下去,一起做我们喜欢的建筑研究,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他的承诺。”
后来她和梁思成一起到山西、陕西等地测绘古建筑,在给美国友人费慰梅的信里,满是对工作的热情:“今天我们在五台山找到一座唐代的佛光寺,梁上的彩绘还很清晰,思成爬上去测绘,我在下面记录数据,虽然风吹得冷,但心里特别踏实,觉得做这些事特别有意义。” 这些书信里的林徽因,没有丝毫 “绿茶” 的影子,只有对情感的坦诚、对工作的执着,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晚年时,金岳霖和梁思成偶尔还会一起吃饭,聊起过去的事。费慰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中也提到:“金岳霖认为,林徽因的直率让她在学术和生活中都保持着纯粹,这是她超越时代的魅力所在。” 而这大概正是梁启超和金岳霖始终力挺林徽因的原因。
他们见过林徽因最真实的样子,知道她的坦诚不是 “暧昧不清”,她的才华不是 “恃才傲物”,这些都藏在那些泛黄的私人书信和文字记录里,比后世的任何误解都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