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思想性、传奇性和对比性的抗战力作 ——评介《狼侠行动》

发布时间:2025-09-02 10:19  浏览量:2

文/王新民

近日几乎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狼侠行动》,其深刻的思想性,浪漫的传奇性,鲜明的对比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首先,该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杨智华创作的抗日战争长篇小说《狼侠行动》体现了“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抗战精品力作,是对抗战精神的生动阐述,所谓抗战精神即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内涵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着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

该书以1 9 4 3年为背景,讲述了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疯狂扫荡的情节。小说通过“夺粮”主线,不仅刻画了八路军独立营长肖剑、教导员马冲阵等抗日英雄形象,而且塑造了顺娃娘、顺娃、祝六宝等“匹夫”形象,再次证明了战争伟力在于民众。顺娃娘的丈夫被日本鬼子残忍打死,她带着三个孩子,与鬼子黑木、汉奸彪蛮进行机智灵活的周旋,后来还点燃了鬼子的炮楼,为拔掉狗儿洼据点立了大功,表现出了身为村党小组长和妇救会主任的良好素质。顺娃是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孩子,却敢独闯狼穴沟给独立营送信,并在战斗中机智勇敢地打掉了鬼子的机枪火力点。顺娃悄悄爱慕着八路军美丽俊俏的女战士小霞,心理刻画也惟妙惟肖。民兵队长祝六宝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钢骨血性,都令人感叹唏嘘,肃然起敬。教导员马冲阵与苏联红军女战士索雅琳娜的曲折国际爱情,不仅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既大大拓展了作品的政治空间,也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还有书的最后写道,多年后已是耄耋老人的肖剑会见舌辩当年驻沛镇侵华日军大佐龟岛太郎的孙子时说道:遗憾的是,你的祖父至死也没明白,他和他的帝国军队走向失败的真正原因,那就是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肖剑对龟岛太郎的孙子掩盖甚或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予以针锋相对义正词严的批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书具有浪漫的传奇性。正如作者在后记所言:我追求的是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大胆地涂抹传奇色彩。比如书中一号人物肖剑,不仅具有革命军人的理想信念,又有任侠孤胆、敢打必胜的突出个性,他智勇双全,有勇有谋,用兵如有神助,屡建奇功,连日军大佐龟岛太郎也不得不承认肖剑:简直就是个高超的战争魔术师,计谋高深莫测,战术神出鬼没,将古老的中国兵法运用得传神入化。如此描写既使得这个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也为整个作品的战斗性、传奇性奠定了基础。又如对义狼助战的描写,就是借鉴了民间口口相传的狼故事和狼传奇,化腐朽为神奇,随情入理地进入故事链,也说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营造环境氛围、衬托主要人物和深化主题服务,同时增强传奇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该书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在该书后记中作者夫子自道:既追求英雄人物的卓越风采,体现人民军队“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意志和英雄品质,又要符合历史事实,避免脸谱化、程式化、概念化的通病。既要通过战士之手痛快淋漓地杀鬼子,又要避免把敌人写得过于愚蠢无能。既要努力写好正面人物,也要努力写好反面人物,无论鬼子、汉奸,也都应该显得有血有肉有个性,力求真实可信又独特无类,使其与正面人物相辅相成,起到怪峰托奇松的衬托作用。常言道:画鬼容易画人难,难就难在很难避免脸谱化、程式化、概念化。可喜的是,该书中对敌人的描写,却在努力避免这些弊端,力求塑造全新的不雷同的人物形象。龟岛太郎是个中国通,心狠手辣,诡计多端,龟岛太郎企图用残忍杀害一群狗的手段,来震慑和制服民众,以及龟岛太郎自诩精通中国古代兵法的自负狂妄,都写得不落窠臼。黑木的野蛮残忍,山雄太郎的伪善奸诈,汉奸苟德世、彪蛮死心塌地甘做鬼子走狗的丑恶嘴脸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肖剑不仅有勇有谋,用兵如神,而且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指导下,化敌为友,促使皇协军凌云鹤和银虎弃暗投明、倒戈一击;瓦解土匪飞毛虎、五大爷加入八路军,使革命队伍如虎添翼;劝说抗倭名将之后狄耀宗及其母亲不要辱没祖宗回到人民怀抱,为夺取粮库做出了贡献。这些都写得真实可信。通过这些人物的不同命运的转化,不仅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对比性、批判性与警示性,而且再次证明了统一战线堪称制胜法宝。统一战线在当今也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集结号”, 它是优化决策、维护稳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智慧团”, 它是应对挑战、促进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同盟军”,它是发扬民主、强化监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地”。因此,统一战线绝非一个历史陈列馆中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丰富的、活生生的政治实践,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位置。坚持和完善统一战线,凝聚民族力量,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和平力量,不仅对中国过去功莫大焉,而且对于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该书的启示之一。

2025.8.30于上林苑

王新民,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现为陕西省新闻出版(版权)电影检测中心审读专家,西安工商学院客座教授。1982年开始写作。业余创作并出版《行余集》《贾平凹打官司》《书友贾平凹》《真话真说》《走马书林》《渭河大水灾》《不惑集》《高考大透视》《〈秦腔〉大合唱》《大地美容师》《一部奇书的命运》《一本书的故事》《寻访高兴》《人生忠告》《贾平凹纪事》(1990-2000)、《贾平凹纪事》(2000-2010)《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入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项目)、《策划贾平凹》《慈苑书韵》《读懂贾平凹》等。主编出版《贾平凹文集》(20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