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苦追张兆和:一句“我爱你的肉体”吓跑女神

发布时间:2025-09-01 08:59  浏览量:3

沈从文苦追张兆和:一句“我爱你的肉体”吓跑女神,胡适撮合反遭怼

1929年的上海中国公学课堂里总坐满学生。穿灰布长衫的沈从文站在讲台上,紧张得手心冒汗。这位只有小学学历的湘西青年,竟被聘为大学教师。他说话带浓重口音,第一堂课十分钟就讲完了内容。学生们偷偷发笑,他却注意到台下一位少女——张兆和。她十八岁,英语系新生,皮肤微黑,眼神明亮,同学们叫她“黑凤”。沈从文心里咯噔一下,从此魂不守舍。

张兆和出身安徽合肥名门。父亲张冀牖创办乐益女中,提倡新式教育。她排行第三,与姐妹并称“张家四兰”,才貌双全。叶圣陶曾说谁娶了张家女儿都会幸福。她从小住租界洋房,上学有汽车接送,追求者众多。沈从文却来自湘西边境,当过兵,看过砍头血腥场面,靠自学成为作家。两人背景天差地别。

沈从文开始给张兆和写情书。第一封信悄悄夹在她课本里,字迹工整,赞美她听课认真的样子。张兆和没理会,只觉得这位老师古怪。信却越写越勤,几乎每天一封。内容从夸奖气质到直接表达爱慕,甚至写道:“我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张兆和读得面红耳赤,把信扔进抽屉,从不回复。

她给沈从文编了号“青蛙十三号”。因她众多追求者中,沈排第十三。其他人家世显赫,有留洋博士、富家公子,送鲜花邀逛公园。沈从文只懂写情书,文笔热烈却笨拙。张兆和与姐妹常笑着读他信件,调侃那个“乡下人”的痴心妄想。校园里渐渐流传谣言,说沈从文在吴淞江边徘徊三天,似要为她跳河。张兆和听到后非常生气,觉得受到骚扰。

她决定找校长胡适主持公道。那天她抱着一百多封信走进办公室,整齐放在桌上。胡适惊讶地翻看几封,抬头微笑说:“沈从文很有才华,前途无量,你不妨考虑。”张兆和坚定回答:“我顽固地不爱他!”胡适本想撮合,见她态度坚决只得作罢。事后他写信给沈从文:“这个女子不懂你,放弃吧。”沈从文却不死心,继续写信。

1930年张兆和毕业回苏州老家。沈从文竟追到苏州,站在张家门外苦苦等候。那天忽然下雨,他浑身湿透仍不肯离开。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心软,开门请他进屋。张家人见这位青年作家诚恳朴实,反而生出好感。姐姐们开始劝说张兆和:“他虽穷,却是个天才。”在家庭压力与持久感动下,她终于点头同意。

1933年两人在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没有隆重仪式,只发 telegram 告知亲友。沈从文倾尽稿费买了一套英译名著作聘礼,新房四壁空空。张兆和本可嫁入豪门,却选择与穷作家共度人生。她后来写信给他说:“我本不爱你,但既成为夫妻,便努力爱你。”这段婚姻充满波折,却相伴一生。

沈从文用情书打动佳人,成为文坛传奇。他那些直白文字曾让张兆和逃跑,最终却成就姻缘。这段感情始于单方面痴恋,终于相互包容,折射出民国时代新旧观念的碰撞。爱情从来不讲道理,有时顽固拒绝反而成为相伴终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