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黎咏离婚:从师生恋到寻伴,波折里藏情理
发布时间:2025-08-29 19:24 浏览量:2
昨晚接到同学何娟的电话,说黎咏和亚萍离婚了——我既觉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1978年,我和艾珂、亚萍、何娟是高中同班同学。转年,班里来了位实习老师,貌不惊人:个子不高,脸庞黢黑,头发凌乱,穿着也不修边幅。但他讲课总能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又不失幽默,听得同学们津津有味。
这位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高中毕业后,他在老家务农了几年,最终还是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他就是黎咏,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他。
尤其是艾珂、亚萍、何娟这三位漂亮女生——我们私下称她们“三朵金花”。她们家都在高中附近,胆子也大,学业上遇到难题,总会主动找黎咏请教。
当时25岁的黎咏,因家境困难,实习前一直没结婚。慢慢地,三位18岁的“金花”都动了心,而黎咏对她们,也生出了爱慕之情。对他而言,在三人中选一位,成了难题。
最后,还是亚萍的条件占了优:她家就在高中旁边,父母还做着生意。那时黎咏家离学校30多公里,交通不便又没交通工具,两三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每逢星期天,亚萍会带黎咏回家吃饭,还帮他洗脏衣服;加上亚萍家条件不错,黎咏的爱渐渐偏向了她。
那年,我们学校300名学生参加高考预选和正式考试,最终录取率为0。高考落榜后,19岁的亚萍便和黎咏领了证,这段师生恋也成了当时的一段佳话。
巧的是,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三朵金花”婚后都在高中附近的集镇做生意,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闲暇时,她们常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偶尔还会聊聊各自的老公。
亚萍做农资生意,有了黎咏的工资做后盾,生意一直红红火火;艾珂开了镇上最早的服装店,生意做得“芝麻开花节节高”;何娟和丈夫做家电生意,两人擅长经营,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
可随着时间推移,受大环境影响,各行各业的生意都冷了下来。亚萍被一家化肥企业的推销员骗走几十万,生意顿时举步维艰。她只好四处借贷“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拖出了巨额“三角债”。
10年前黎咏退休时,退休金有5000多元,后来涨到7000多(含补贴、奖励),可最后还是被债主申请冻结了。加上黎咏性格内向,亚萍性子强势,自从生意停了,两人的夫妻关系早已形同虚设。
几年前,被““三角债”压得喘不过气的亚萍,为了生计去县城打工;黎咏则一个人守着家,过得孤零零的。
另一边,艾珂婚后日子也不顺:夫妻俩总闹别扭,服装生意越来越难做,争吵、冷战成了常态。她身体本就瘦弱,日子不顺心后,更是常往医院跑。
见亚萍不在家,黎咏吃得简单、衣服又脏又破,艾珂偶尔会去串门,帮他做做饭、洗洗衣服。
一来二去,两人年轻时的好感竟死灰复燃,都觉得要是能一起过,肯定比现在幸福。于是他们商量好,各自离婚后再结伴过日子。没多久,两人就都办好了离婚手续。
可黎咏和艾珂搭伙过了一阵,虽说比以前顺心,但他渐渐发现艾珂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心里犯了嘀咕:要是真和她过下去,长远来看未必能幸福。先前离婚时的信誓旦旦,慢慢变成了动摇——这时,他想起了何娟。
10年前,何娟接连有了孙子、孙女,便把家电生意交给丈夫打理,自己去县城帮忙带孩子。直到有一天,她接到邻居电话说丈夫两天没开店门。她急急忙忙赶回去,找人撬开家门,才发现年过半百的丈夫早已离世。
在黎咏眼里,何娟比亚萍、艾珂更温柔大方,于是他直接打电话向何娟表白。可何娟从没想过再婚,不愿再踏入婚姻。
碍于当年的师生情,还有年轻时和黎咏的那点情愫,何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但又不想被他继续打扰,只好打电话向我求助,让我劝劝黎咏。
我对她说:“从法律和道德上讲,黎咏追求你是他的权利。常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他要是追你,你要是没意,直接拒绝就好,没必要再找第三个人传话。”
上篇文章:七旬夫妇带孙20年,唠叨与饮食分歧引孙辈嫌弃。
推荐阅读:七旬侠嫂网购成瘾:因便宜囤货,露营车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