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在那遥远的地方_中好姑娘真的有,嫁给一位县长,32岁英年早
发布时间:2025-08-12 23:56 浏览量:2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我们耳熟能详的金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其创作背景源于美丽姑娘萨耶卓玛和大家都知道的王洛宾之间发生的故事。
别林斯基曾有这样的表述:“对于爱情,众人给出了诸多定义:爱情宛如生活里的诗歌和太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春日,广袤的大草原上上演着这般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那对深陷爱河的男女,定然正品味着生活中最曼妙的诗歌与暖阳。
1939年春季,作为中国电影开创者之一的郑君里打算拍摄一部名为《祖国万岁》的影片,还把主要拍摄地点选定在了路途遥远的金银滩草原。郑君里邀请了彼时正在西宁任教的王洛宾担当主演参与影片拍摄。男主角已然确定,可女主角却始终没有着落。郑君里挑选了众多人选,却始终不太满意。
最终,在《祖国万岁》于青海湖畔开机前夕,郑导寻觅到了一位他心中最为理想的女主角——当地同曲乎千户的女儿萨耶卓玛。郑君里邀请她饰演影片里的木羊女,王洛宾则饰演她的帮工,二人作为男女主角一同参与了《祖国万岁》的拍摄。
在电影拍摄期间,不少有关萨耶卓玛与王洛宾的趣事传到了众人耳里。
有个趣事是这样的:郑君里导演依照剧情需求,让王洛宾和卓玛共骑一匹马。在当时那个时代,王洛宾为人十分腼腆。他谨慎地坐在卓玛身后,与她保持着符合男女礼数的合适间距,双手还紧紧攥着下面的马鞍。
性格豪放的卓玛对这些完全不放在心上,这里是自由的大草原,不必太过于计较。突然,卓玛扬起马鞭,驱马疾驰而去。王洛宾还没来得及反应,便下意识地搂住了卓玛的腰……
另一件趣事是这样的:某一日傍晚时分,卓玛正赶着羊群回栏,王洛宾瞧见夕阳映照下身姿曼妙的卓玛,一下子就定在了原地,目光痴痴地停留在她身上。
卓玛察觉到王洛宾的目光,还发觉那眼神里似有“火焰”在跳动。她顿时羞涩不已,于是扬起手中的牧鞭,轻轻落在王洛宾身上,以此掩盖自己的局促,随后转身离去……
草原的姑娘与中原的才俊,于文化交融之际,擦出爱情的火焰,这也合乎常理。这些趣事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我们已无法查证。
实际上,萨耶卓玛这位善良的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她和王洛宾一起带来了《祖国的万岁》。《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背景与灵感,正是源自他们二人的故事。
萨耶卓玛出生于1922年。1931年,她的一位姨娘嫁给同曲乎做二奶奶。姨娘将卓玛从海南州贵德县如玉村的娘家带到了千户家,使当时年仅九岁的她成为了千户同曲乎的养女。如今,在海晏县三角城,萨耶卓玛曾生活过的同曲乎千户老宅大院,依旧矗立在这座城市的一隅。
1939年,也就是《祖国万岁》开始拍摄的那年,王洛宾26岁,萨耶卓玛仅有17岁。在影片拍摄过程中,萨耶卓玛和王洛宾整日相伴,一同放羊、一同看电影,还时常在一起畅聊。不过,电影录制完毕后,剧组很快就离开了,王洛宾也随之离去。
然而没过多久,王洛宾再度回到了这片让他心生眷恋的土地。那是次年 1940 年,王洛宾回到旧地,从西宁前往金银滩草原进行采风活动。他仍旧住在同曲乎千户家中,萨耶卓玛每天天还没亮就陪着王洛宾骑马外出,协助他收集、挖掘并整理民歌曲调,直至天黑才返回。
王洛宾进行采风活动,时长达到了三个月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差不多踏遍了金银滩草原的每一处地方。经过这三个月的日夜相伴,他们对彼此的认识愈发深入,两人心中的情感也变得更加深厚。
然而让人疑惑不解的是,两人始终都没有向对方吐露过心意。卓玛未曾把自己的“爱慕”告诉王洛宾,而王洛宾自离开之后,也再未回到这片让他心生眷恋的地方。
王洛宾离世后,不少蒙古族与藏族的富贵人家纷纷前往卓玛家中提亲。然而,她一概予以回绝,始终默默恪守着自身的承诺:嫁给一位汉族男子。
多年之后,她终究邂逅了一位合适的对象。那男子名为史炳章,当时担任海晏县县长。1944年,萨耶卓玛与史炳章成婚,成了他的二房。1945年,萨耶卓玛为这男子诞下大儿子尼玛多杰。此后没几年,她又生了个孩子,只是这孩子刚一出生便夭折了。
1953年,萨耶卓玛患上了十分严重的病症,她时常感到腹部剧痛难忍。她也曾前往西宁的大型医院接受治疗,然而病情始终未见好转,最终此事便不了了之。1954年,年仅32岁的萨耶卓玛在海晏离世。
在那个遥远的地方在那片遥远之地,于那如诗如画的大草原上,那些年轻男女之间曾演绎过诸多美妙的故事。纯粹真挚的爱情向来让所有人心生憧憬,毕竟那是乏味生活中的浪漫乐章,是驱走阴霾与黑暗的暖阳。
“在那个遥远的地方”这样的描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缥缈美妙的画面。这或许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错觉:美好且真挚的事物,都是不可触及的,都存在于遥不可及的远方。但事实并非如此,幸福应当是实实在在握在手中的,它们并非在遥远之处,也不寄于任何虚幻之境,而应存在于每一个努力拼搏的时刻。
文/南宫钦
- 上一篇:宋朝情书vs现代微信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