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骄傲的红色公主,固执爱上出轨成性的有妇之夫,最终含冤惨死

发布时间:2025-08-08 18:28  浏览量:2

她美丽大方,才华横溢,令英雄才子竞折腰。

她是根正苗红的烈士后代,是党的优秀女儿

她憧憬美好爱情,却宿命般爱上风流成性的有妇之夫

拒绝出卖正义良知,最终惨遭毒手含冤惨死。

她就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养女,“红色公主孙维世

1921年,孙维世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的一个革命家庭。

父亲孙炳文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周恩来为挚友。

1927年4月16日,由于叛徒告密,孙炳文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杀害,年仅42岁

孙炳文

孙维世的母亲任锐是河南新蔡县人,19岁加入同盟会,和孙炳文于1913年结婚,育有三子二女,孙维世排行第三

1926年,孙炳文和周恩来秘密接头,两人谈话之际,五岁的孙维世机灵地主动给他们放哨,看后面有没有可疑的人跟踪。

因此后来有人笑称,孙维世五岁就参加革命。

孙维世

1934年,孙维世在北平贝满女中上学。

1936年,孙维世随母亲到上海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东方剧社的进步演剧活动。

为掩人耳目,她被改名为“李琳”。

唐纳

蓝萍不但数次争演女主角失败,又因为和影评家唐纳之间的感情风波闹得满城风雨,被协会的人背后议为“作风不检点”。

孙维世也不喜欢江青,这为孙维世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三十多年后,已经改名为“江青”的蓝萍把这个协会的老人们要么抓起来,要么就想尽办法迫害致死,无一人幸免。因为他们太清楚她的底细。

令人愤怒窒息的历史因果!

孙维世1937年参加了上海戏剧界救亡演剧队。她还参演过《王先生奇侠传》、《镀金的城》和《摇钱树》等影片。

孙维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6岁的孙维世跟随哥哥来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

兄妹俩找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要求去延安。哥哥孙宁世被留了下来,孙维世则因年龄太小而被拒。

她流着泪恳求工作人员将自己留下,正好碰到从外面办完工作回来的周恩来。

周恩来见到在寒风中抽泣的孙维世,连忙问工作人员是怎么回事?

当得知这个进步的女孩正是当年小小年纪便勇敢放哨的故人之后时,一时百感交集。

他拉着孙维世的手,动容道:“好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从此,孙维世的人生中平添了两个值得她用生命捍卫的超越亲情的爱称:“爸爸”、“妈妈”。

孙维世(中)和周恩来邓颖超夫妇

她也成了周恩来和邓颖超最疼爱的养女。

随后她的母亲任锐也从上海来到武汉。母女俩被八路军护送到革命圣地延安,一同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学院深造,一时传为佳话。

1938年,孙维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维世

周恩来和邓颖超收养了不少烈士遗孤,但孩子们都喊他们“周伯伯”“邓妈妈”,只有孙维世直接称呼“爸爸”和“妈妈”。

聪明漂亮充满着革命激情和理想的孙维世从此成了外人眼里的“红色公主”。

同在延安的孙维世和母亲任锐

1939年,周总理骑马时不慎摔伤手臂,导致右臂终生弯曲,准备去苏联治疗。

孙维世在机场送行时,央求周爸爸带自己一起去,可周恩来说:去苏联需要毛主席批准。

孙维世听罢,二话不说,立即骑上警卫员刘久洲的马,直奔毛主席所住的窑洞。

孙维世(右)

毛主席听了孙维世的要求后,微笑着点头答应。

到达苏联后,孙维世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的表演系和导演系深造。

不久后她就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成为了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而在此期间,她与在苏联养病的林彪相识了。

林彪此时与第二任妻子张梅关系紧张,经常爆发家庭矛盾。

漂亮活泼的孙维世的出现,让素来不苟言笑的林彪眼前一亮,他喜欢上了这个多才多艺的女孩。他间接地表达地了对她的爱慕。

孙维世虽然欣赏林彪的军事才能,但如果将这个有些木讷呆板的男人作为终生伴侣,她却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她婉言拒绝了林彪的爱意,林彪无奈,深以为憾。殊不知这一段异国插曲又为她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另一个祸根。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勇敢的孙维世要求参加苏联红军,但没有得到批准。

周总理1939年与斯大林有过口头协议:孙维世这些留苏的烈士后代绝不能上战场,必须为烈士们留下骨血。

孙维世

1946年9月,孙维世从东北返回延安。林彪已与第三任妻子叶群结婚。善妒的叶群知道丈夫曾追求过孙维世,醋意大发,伺机报复,而单纯的孙维世却完全蒙在鼓里。

1948年9月,孙维世进入华北大学三部工作,担任编译组研究员

重返延安后的孙维世开始大红大紫,她先后翻译了外国名剧《一仆二主》、《女店主》。还导演了《保尔·柯察金》、《文成公主》、《马兰花》等等,又参与创建了实验话剧院

孙维世

1949年冬,毛泽东和周恩来去苏联和斯大林会晤。

这是毛泽东平生以来第一次出国,江青要求同行,毛泽东不同意。而能说一口流利俄语的孙维世被任命为翻译组组长随行,还兼管中央的机要工作。

月台上的江青,看着兴高采烈地挥手向众人告别的孙维世,心中恨得咬牙切齿

孙维世(右)

孙维世回国后,江青多次试图套近乎,向她打听毛主席出访苏联的细节,孙维世都以高度国家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这更让心胸狭窄的江青恨得牙根发痒。

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和俄语翻译孙维世

1950年,孙维世参与创办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并担任副院长、总导演。

她非常热心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戏剧教育工作,为话剧艺术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新中国话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大将罗瑞卿曾给予她高度评价:“这是我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红色专家。

事业如日中天的她,此时已经29岁,感情上却一片空白。

就在人们纷纷揣测这位傲娇的“红色公主”会选择一位怎样优秀的意中人的时候,孙维世却让世人大吃一惊。

金山与王莹

与王莹分手后,他又转而追求演员张瑞芳。

张瑞芳的第一任丈夫是余克稷,金山的介入导致张瑞芳和余克稷离婚。

余克稷是著名的话剧活动家,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业余话剧团体。

余克稷(左)和张瑞芳(右)

不可否认,英俊潇洒的金山在银幕上很有魅力,在生活中也非常有女人缘。

但他在情感上缺乏定力,很容易对周围的女性发生感情。

孙维世在执导话剧《保尔·柯察金》期间,与金山配合得异常默契,金山的才华和魅力像磁石般牢牢地吸住了孙维世的心,两人天雷地火般不顾一切地相爱了。

金山与孙维世

周恩来夫妇得知养女爱上有妇之夫后极力反对,但吃了秤砣似的孙维世铁了心要和金山在一起,为了他她宁可放弃一切。

张瑞芳理智地选择了退出,1950年5月,她与金山离婚。

张瑞芳和金山

1950年10月14日,孙维世与金山结婚,忙于政务的周恩来没能出席,邓颖超以家长的身份来到婚礼现场表示祝贺。

婚后不久,金山为拍摄电影《患难与共》去了朝鲜体验生活。

朝鲜方面安排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负责接待工作,还担任金山等人的翻译兼向导。

金山

坊间曾传闻此人是金日成的女秘书,并说金日成一怒之下枪毙了女秘书,而实际并非如此。

据知情人士透露,金山是和金斗奉的秘书安孝香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金斗奉

金斗奉时任朝鲜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祖国统一阵线中央委员会议议长,属于“延安派”。

金山的行为影响极坏,回国后他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

很多人劝孙维世果断地和出轨成性的金山离婚,而孙维世的决定再次让人大跌眼镜。

在批判金山的大会上,大家都以为孙维世肯定会提出离婚。

谁知孙维世当场表态:“金山确实犯了错误,但我要拉他一把,让他重新站起来。我相信,这是金山最后一次犯这样的错误。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金山也悔泪长流,没想到平日里说一不二的妻子在这样的困境下,居然为自己顶住了重压。这等夫妻情份,让他更加地羞愧难当。

孙维世

又有几个人知道,性格刚烈的孙维世在面对丈夫的背叛和世人的议论时还要忘却屈辱,拯救丈夫时,内心是多么地痛苦、挣扎与煎熬。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后,政治魔爪向她步步紧逼。

1967年9月,孙维世的大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孙泱被诬蔑为日本特务、苏修特务和国民党特务遭受残酷的毒打和折磨数日后,惨死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下室里。

孙维世(中)和大哥孙泱(右)及大嫂石崎

孙维世悲愤交加,写信给江青,要求中央派人去调查。她哪里知道,江青正是那只最大最阴险的幕后黑手。

而此时的江青正秘密地找到叶群,密谋如何整死当年那个清楚自己老底的小姑娘,两个狠毒的女人一拍即合。

叶群还念念不忘丈夫当年曾对孙维世的追求,狠狠地不停念叨:“这个女人必须死。

1967年12月,一伙人冲进孙维世的家中,以“特嫌”的罪名将金山带走,从此夫妻俩再也未能见面。

1968年3月1日深夜,几个五大三粗的空军系统的军人,冲进孙维世家中,将她强行带走。

随后她被反复抄家,书籍、信件和照片统统被运走销毁。

为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他们逼迫孙维世写材料揭发周恩来和邓颖超,还污蔑孙维世是“苏修特务”,让她全数交代自己的罪行。

孙维世和养女孙小兰

铁骨铮铮的孙维世哪里会向暗黑屈服?又怎么可能出卖又敬又爱的“爸爸”和“妈妈”?

她不肯吐一个字,每天都遭受无休止的毒打。

为防止周总理找到她的下落进行营救,黑势力故意不将她关进秦城监狱,而是关在了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个秘密看守所中。

在看不到一丝希望的小黑屋里,孙维世宁死不屈,她始终不相信:父辈和自己用生命追求的真理和信仰,会如此地被乱臣贼子们肆意扭曲和践踏!

而某个声音一直在暗处阴毒地念叨:“孙维世这个人绝对不能放,一定得把她关死在里面!

是害怕真相的揭露?还是害怕正义的追讨?

1968年10月14日,是孙维世与金山结婚18周年纪念日。看守人员按照上峰指示,特意选择在这一天,将孙维世毒打折磨致死。

一个美丽而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悲惨地消逝在无边的暗夜里。

随后一份冰冷的死亡报告书摆到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在押犯孙维世于10月12日晚11时送公安部医院,诊断系蜘蛛膜下腔出血,经治疗无效,于14日下午3时30分死亡。特此报告,王明苏修特务专案组。”

老人痛心疾首,他没能把最爱的养女保护好,余生中空留无尽的自责与悲怆!

孙维世的尸体被秘密地迅速火化,当妹妹孙新世到公安局索要姐姐的骨灰时,得到的回答竟是:“反革命的骨灰不能留。

1975年,金山出狱后才知道妻子的死讯,痛不欲生。他感激妻子当年的原谅,同时又为没能保护好她终生难以释怀。

金山与孙维世

1977年,孙维世被平反昭雪。

由于骨灰下落不明,文化部艺术局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她举行了遗像安放仪式。

金山眼中噙满泪水,痛悔和自责再也换不来妻子的生命了。

1976年,金山与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结婚,安静地走完了余生。

或许,这就是天堂里的孙维世最愿意看到的一种爱与成全。

孙维世

结语:47岁去世的红色才女孙维世曾经光芒万丈,坚定执着地为了信仰和爱情而追寻奋斗。她写下过诗意与灿烂,却过早地陨落于历史的尘埃,在风中留下了无尽的叹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