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看懂林毓秀被侵犯,才知,苏柳昌为何冒死送照片
发布时间:2025-07-31 00:25 浏览量:1
在南京有这样一句童谣: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耍大刀,从你家门前走一遭。
可当日本士兵搭上高耸的云梯,踏过南京的城墙,带着鲜血的刺刀,肆意践踏中国人的尸体,这才是南京照相馆故事的开始。
一位叫林毓秀的女人,用她被侵犯的遭遇,向我们讲述了这场屠杀背后的故事。
林毓秀是个有着明星梦的女演员,即使面临逃难,她依旧穿着得体,带着自己的化妆品和电影胶片。
随着日本人进城,他们攻占了戏院,林毓秀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给日本人唱好戏,就能换来平静的生活。
可惜她不知道,是一群多么没有人性的家伙,面对林毓秀的美丽,他们伸出了魔爪,只想疯狂的占有。
还好一直爱慕她的翻译官王广海救了她,才迟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影片以这样的角度告诉我们:面对侵略者,如果以讨好的姿势向他们求饶,换不来和平,只会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
林毓秀住进了照相馆,她成了小邮差的妻子,还有伊藤护着。
这样就能安全吗?不,她还是被日本人叫去唱戏。
影片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她遭遇了什么,但从她归来时,凌乱的头发,已经花了的口红,被撕裂的衣服。
她的眼神空洞,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这都是在向观众们暗示:她遭遇到了日本人的侵犯。
而与此对应的是邮差苏柳昌,他没有什么大的愿望,只是想在这乱世中活下去。
当亲眼目睹日本人杀人,他的本能反应是逃跑,丝毫不顾及自己狼狈的样子。
后来他跟着老金学习洗照片的技术,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照相馆的老板老金,当日军来袭时他只能将家里人安排在狭小的地窖中,而他只能颤抖的拿起斧头,仿佛下一刻就要与冲进来的日本士兵拼命。
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他答应为日本人洗照片。
他们只有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活着,即使尊严被践踏,也要活着。
真正让他们转变的,是当他们看到日军那一卷卷胶带背后,血淋淋的画面。
自己的同胞们一个个被日军残忍的杀害,林毓秀怀抱着已经死去的婴儿,在日本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微笑的拍照。
而旁边是失去孩子的母亲在撕心裂肺的哭喊,这给人巨大的冲击。
日军那罄竹难书的罪行,瞬间点燃了照相馆里每个人都爱国热情。
就像老金说的那样:
“照片不能洗,洗了就是汉奸。”
他们意识到,不能让那些已经死去的同胞鲜血白流,一定要告诉世人知道,南京人民遭遇了什么,日本人的残暴。
伊藤是个日本人,他与其他残暴的日本人不同,他极为善于伪装。
他多次救了小邮差的性命,给他发放免死金牌,还会救助流浪狗,给小孩子发放糖果。
可他的骨子里,仍然流淌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血液,他来到南京当摄影师,不过是为了满足祖父在甲午战争中没有攻占北平的遗憾。
尤其看到大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时,伊藤也只是抱怨:
“子弹太快,可能捕捉不到镜头。”
至于伊藤为什么帮小邮差,私心就是让他帮忙洗照片,他的善良是一种伪善。
当知道众人想将南京屠杀的照片带出城,让世界知道日军的所作所为时,伊藤彻底不装了。
他的善都是伪善,都是为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服务的。
最直接的表达就是伊藤兽性大发,他想要侵犯林毓秀,借此来让其他人屈服。
而此时照相馆的人也知道,他们恐怕凶多吉少,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林毓秀将翻译官好不容易获得的两张通行证,留给了老金的妻女。
不过他们谁也不知道,这张改了名字的通行证,却成了母女二人的催命符。
即使她们出发前剪掉了头发,一家人畅想着第2年的团聚。
王广海为了活命,不得不成为一名翻译官,可为了救爱人,面对民族大义,死在了伊藤的屠刀之下。
老金和苏柳昌也为了将照片传递出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老金至死不知,他的妻儿早已先他一步离开这个世界。
阿昌,听这个贪生怕死的小邮差,抱着必死的决心想要与伊藤同归于尽。
他在临死之前还重复着伊藤拍下的南京景区地名: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
像他说的那样:“中国人不许可你这么糟蹋。”
林毓秀带着所有人的希望,逃出了南京城,而那些揭露日军累累罪行的照片,最终得以让全世界的人民看到。
作为幸存者,林毓秀收养了老金的儿子,这代表着民族生生不息,只要留有火种,就必然会崛起。
不去评价这部电影是否好看,因为那就是1937年的南京。
它只是在告诉我们:珍爱和平,勿忘国耻。@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