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5元辞演,为丑妻拒朱琳,徐少华晚年靠“唐僧”走穴?

发布时间:2025-07-31 10:48  浏览量:1

你看,定格在屏幕上的那帧画面,徐少华身披袈裟,却置身于一方简陋的舞台,四周攒动着身影,背后则是五光十色的广告牌。

这情景,与记忆中那位眉目如画、超凡脱俗的唐僧形象,着实相去甚远,是吧?

今天想聊的,正是这位昔日被誉为“最俊俏唐僧”的徐少华。

坊间曾传,他为区区五元片酬辞演《西游记》,更为了迎娶一位容貌寻常的妻子,婉拒了女星朱琳的爱慕。

如今,他过得怎样?

这桩往事,细细品来,颇具况味,不是吗?

八六版《西游记》当年万人空巷,唐僧师徒四人,堪称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可鲜为人知的是,唐僧一角并非一人贯穿始终,而是历经三位演员的演绎。

汪粤先行尝试,却因志不在此而转投银幕。

迟重瑞临危受命,终成取经正果。

然而,要论及在观众心中烙印最深的,仍非徐少华莫属。

这又是为何呢?

原因很简单,他外形出众!

肤色胜雪,眉宇间自带一份悲悯,往台上一站,便是一位慈悲为怀的僧人。

尤以“女儿国”一集为甚,他与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将那份欲语还休、情意绵长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年,有多少观众盼着唐僧能舍弃西行,与女王厮守一生啊。

徐少华诠释的唐僧,并非高居神坛、无欲无求的圣者,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情窦初开的凡人。

面对佳人倾心,他亦会心旌摇曳,犹豫彷徨,这恰恰是他表演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恰如《牡丹亭》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纵使是圣僧,亦难逃情网。

剧情峰回路转。

正当观众沉浸于这对荧幕情侣的爱恨纠葛之际,徐少华却骤然…告别了剧组!

一种说法是,他嫌片酬过低。

他每集片酬仅为七十五元,较之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与饰演猪八戒的马德华,少了整整五元!

另一种说法是,他考取了山东艺术学院的进修班,亟待回校深造。

为了微薄的酬劳差异?

为了继续学业?

这理由,听起来都颇为写实,令人无可奈何。

须知,彼时的演员收入,与当下动辄天价片酬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能够参演央视巨制,已属难得的机遇。

然而,对于怀揣梦想的青年演员而言,未来的发展之路同样至关重要。

由此看来,徐少华的抉择,实则情有可原。试问,谁不渴望提升收入,精进自我呢?

再来谈谈他与朱琳的往事。

拍摄“女儿国”桥段时,两人全情投入,将角色演绎得丝丝入扣,以致于坊间盛传他们因戏生情,互生爱慕。

甚至有传闻称,朱琳为了他,至今孑然一身。

这故事,是不是听来既浪漫,又带着几分怅惘?

然而,事实是,那时的徐少华早已成家,他的伴侣是同窗杨琨。

他们于一九八三年喜结连理,始终相濡以沫。

而杨琨的姿色…与朱琳相比,确有云泥之别。

于是,“徐少华为了发妻谢绝朱琳”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这番言论,或许会让某些人感到不悦。

“为了发妻”?

难道外貌平平,便不配拥有真挚的爱情吗?

换个角度审视,徐少华的取舍,实则展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感。

他并未被美色所惑,也未曾抛弃共患难的妻子,而是毅然选择了守护自己的婚姻。

这,实属君子之风。

挥别《西游记》后,徐少华也曾涉猎其他角色,譬如《三国演义》里的张辽,但始终未能超越唐僧这一经典形象。

其后,他进入山东话剧院工作,逐渐淡出荧屏。

时光荏苒,网络时代降临,徐少华的“唐僧”再次翻红。

无数人开始追忆他在《西游记》中的风采,缅怀他和朱琳演绎的那段动人心弦的“女儿情”。

与此同时,也有人发现,徐少华开始频繁亮相于各类商业活动,身着唐僧戏服,四处走穴捞金。

一时间,舆论哗然。

有人指责他此举是在过度消费自身的名气,有损往昔的荧幕形象。

一位曾经风度翩翩的唐僧,如今却沦落到靠商演度日,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也有人认为,他仅仅是在凭借自身技艺谋生,无可厚非。

毕竟,他也需要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况且,他塑造的唐僧,确曾带给观众无数欢乐,纵使他如今再着戏服登台献艺,又有何不可呢?

此事,确实难以一概而论。

坦白讲,初次看到徐少华身着唐僧戏服,在简陋舞台上卖力演出的照片时,内心也颇不是滋味。

总觉得,他本不该出现在这般场合。

可转念一想,人家凭本事吃饭,又不偷不抢,又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呢?

况且,又有谁规定,扮演唐僧的人,就必须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呢?

颇为玩味的是,当年因嫌片酬低而离去的徐少华,到头来,还是靠着“唐僧”这块金字招牌,得以安身立命。

这,或许也算是一种命运的捉弄吧。

归根结底,人世间没有容易二字,唯有且行且珍惜。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所能做的,唯有祝福他们,都能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幸福。

至于徐少华与朱琳的“女儿情”,便让它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吧。

有些美好,注定只适合存在于想象的空间。

毕竟,现实人生,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悲欢。

正如李商隐所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