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刘姥姥:茗玉偷雪中柴(薛宝钗)引起火,大火烧了毛毛虫

发布时间:2025-07-28 05:11  浏览量:1

小说《红楼梦》善用谐音,“火”隐喻“祸”字。在之前的章节里就有火(祸)起葫芦庙之事。在刘姥姥进荣国府游玩时,竟然接连遇到了两场火,一场是荣国府的南院马棚起火,一场则是刘姥姥在酒席上所说的“大火烧了毛毛虫”。

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曾说过贾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尸居余气,也还能苟延残喘些时间,但是遇到大火(祸)来烧,这虫自然是没有一点活路了。

宁荣二府靠军功起家,能够一门之内用军功挣来两个一等公,也只有建国之初分到了国家原始股才可能办到的事。像年羹尧,他的妹妹是雍正的年妃,在九子夺嫡中对雍正助力颇大,雍正继位后也只给年羹尧一个三等公的头衔,至到他靠军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乱后,才得了一等公的头衔,但他这个一等公也没当上两年,就被赐自尽了。乾隆的小舅子傅恒,是他原配皇后的嫡亲弟弟,也是在讷亲战败,他接手督师大小金川战役告捷后,才被封为一等忠勇公的。

如此显赫的一门两公的贾氏,子孙们却无一个成材的,虽传到了第五代,但子孙们竟然没有一个靠科举入仕的,而靠着祖宗荫封袭官的那些儿孙们也都不好好做官,个个都是一肚子男盗女娼,整天谋算着睡小姨子、讨府中的漂亮丫头当通房、娶小老婆和嫖宿府中的家人媳妇,而且家中还娶了个喜欢弄权的孙媳妇王熙凤,男人们不敢去干的事,她都敢去干,私放印子钱、包揽诉讼等。

贾家男人实在不成器,便只能将兴旺家族的希望放在了女人身上,将她们送入宫中,希图“侥幸”,其实从宫女拼娘娘这条路的成功率比中彩票的机率高不了多少,所以贾家才投资了五代人,才投出一个奖来。贾元春是其中脱颖而出的一个。但是贾元春显然是不满意贾家对她的安排的,认为贾家将她送入宫中是送入囚笼、火坑,是漠视亲情的表现。仔细想来,贾元春被贾政送入皇宫当女使,最后成为皇帝的小老婆,和花袭人被父母卖身到贾家当使唤丫头,最后通过爬床贾宝玉和向王夫人告密成为“准小老婆”,其流程何其类似。

不要以为能当上小老婆很有荣光,贾史太君身旁的丫环金鸳鸯就曾发出一通痛斥小老婆的言论,“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爇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刘姥姥访荣国府时,正是贾元春这位贵妃得脸的时候,刚得了恩旨回家省亲,逢年过节还不时的将宫中的赏赐送到娘家去。然而,后宫中不停的纳新,贾元春又不像年妃一般有得力的外戚帮扶,她的“得脸”又能维系的了几时呢?!等她脸败时,只怕之前抢着认“国舅爷”的贾琏和王熙凤,以及贾家的诸位亲戚,都要将忘八脖子一缩,个人保命要紧,谁还顾得上她过的好不好,是死是活的。

刘姥姥二访荣国府碰上了好时候,贾家正是好显摆的时候,刚奉旨盖了省亲别墅,原本要挤着住碧纱橱这种逼仄小空间的小姐们,竟然在别墅中一人分得一所大院子,家里还养着一班小戏子,刘姥姥这个村妪,越表现的村俗和大惊小怪,越对贾家女眷们的心思,毕竟优越感是需要衬托一下才更明显的。而前来讨饭的刘姥姥也是十分会来事,虽然刘姥姥和贾母年岁相仿,但是自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贾母显然不如半辈子都缺衣少食身份卑微的刘姥姥更会看人眼色和讨好人。

为了进一步讨好贾母,刘姥姥遂信口开河讲起故事来,她讲道,去年冬天有天下了三四尺的雪,凌晨时有一个女鬼到她家门外偷柴。这个女鬼的面目却并不可憎,是位红袄白裙的十七八岁漂亮姑娘的模样。

刘姥姥讲到漂亮女鬼偷柴一节时,贾府南院的马棚里突然起了火(祸),好在火(祸)不大,被抢救回来了,但是此事令贾母心生忌惮,说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

贾母的话其实是给贾府之火(祸)起了个总结,因为女鬼偷雪中柴(薛宝钗),从而使贾府惹下祸来。

刘姥姥见女鬼偷柴这个灵异故事不讨喜,本来不打算再讲下去了,但是耐不住贾宝玉非缠着她打听,于是她只好揭秘故事中女鬼的身份,女鬼名叫茗玉,是一位老爷家的独女,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培养的她能读会写,却在十七岁时病死了。这位茗玉小姐死后,她的父母还给她盖了一座小庙宇(妙玉),差人烧香拔火,年深日久她便成精作怪起来。

关于这个女鬼茗玉的身份,刘姥姥的故事中给了许多提示,首先是她的名字中的“茗”字就是茶叶的意思,在小说《红楼梦》中哪位小姐名中带玉还和茶叶关系最密切,还和刘姥姥有过交际啊,自然是栊翠庵的妙玉了。“茗玉”既指十分懂泡茶的妙玉,给刘姥姥茶吃的妙玉,也指给刘姥姥成窑茶盅的妙玉。此外,茗玉小姐死后,父母给她修庙宇供奉,也暗合了十七岁之后茗玉小姐成了庙宇(妙玉)中的人。

茗玉小姐死在十七岁,在十八岁时,则换了一重身份,以妙玉(庙宇)的身份进入到大观园中。

在妙玉进驻大观园之际,林之孝家的回王夫人时,是如此介绍妙玉的,“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看了林之孝家的对妙玉的这番介绍,自然容易令人联想到癞头和尚化林黛玉出家之事。“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而由林黛玉三岁时被癞头和尚来化出家,又使人联系到甄英莲三岁之时被癞头和尚来化去出家的场景。

“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这四个字其实用在林黛玉身上更贴切一些,甄英莲的父母虽然一个变穷,一个出家,但是好歹还有命活着,林黛玉可是先丧母后丧父。遥想癞头和尚去林家化林黛玉出家时,肯定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林黛玉却肯定不会将自己被癞头和尚定义为“不祥之人”的言论向贾家传播出去的。

甄英莲没有出家,林黛玉没有出家,妙玉虽是出家了,却和假出家差不多,头发不剃不说,身边还跟着几个伺候的嬷嬷和丫头,心中更是不绝红尘俗念,和断绝七情六欲的清修毫无关系,所以她们三个人最终都免不了一个命运,遇雪消亡。

甄英莲(后改名为香菱)被薛蟠强抢为妾,后被薛蟠和其妻夏金桂一起磋磨而死。林黛玉和妙玉则是因为和薛宝钗抢男人,最后落败倒霉的。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喜欢是公然而显著的,宁荣二府,连小厮们都知道林姑娘非常想嫁宝二爷,但是无奈的是,贾府的大家长们都不看好这桩婚事,无人为她所主,贾府的大家长们因为林黛玉小性儿,又不敢公然拒绝她,怕一不小心将她气死了,面子上不好看,于是便采用冷处理手段,不好好给她治病,打算耗死她再给贾宝玉娶亲。

妙玉竟然也对贾宝玉情根深重,何以见得呢?在刘姥姥在栊翠庵喝茶一节里,妙玉邀请薛宝钗和林黛玉去喝私房茶,贾宝玉也跟了去,一向有洁癖的妙玉,一面因为刘姥姥用名贵的成窑茶盅喝了一口茶,就要将茶盅扔了,还发出“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一面又将自己平时常用来喝茶的绿玉斗拿出来让贾宝玉吃茶。OMG,好歹刘姥姥是位同性,用的又不是妙玉用过的杯子,她就如此嫌弃,连刘姥姥用过的杯子也不让进房了,却又公然把自己用过的杯子给贾宝玉用。贾宝玉的嘴巴是被香熏过吗?还是妙玉真的穷到除了自己的杯子,再也拿不出其他杯具来了?!

显而易见,这就是妙玉的少女芳心在作祟了,想要以此和贾宝玉拉近关系。就算没有洁癖的人,和异性共用一个茶碗喝茶也是很尴尬的,只有夫妻之间为了表示亲昵,才喜欢互相吃对方的口水呢。

更搞笑的事情还在后面呢,妙玉一个出家人,在贾宝玉过生日时,巴巴的写帖子去给贾宝玉贺寿,结果被晴雯看不过眼,压在一边冷处理了。贾府那么多人都过生日,妙玉为何巴巴的去给贾宝玉贺寿呢,这司马昭之心,还有人看不明白吗?

更有意思的是,妙玉喜欢梅花,在蟠香寺时,就喜欢收集梅花上的雪水泡茶,住到大观园时,也是任她挑了唯一一处有红梅花的院子居住。贾府的主子李纨等想要折自家园子里的红梅花,还不敢差人去折,需要让贾宝玉去“乞红梅”,后来托贾宝玉的福,终人都得到了一枝红梅花。可见,众人包括贾母都喜欢冬天的红梅花,却只有妙玉才能优先占有,并拥有最终处置权。

妙玉的身份之尊贵和对贾宝玉的爱慕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书中贾宝玉的两个绯闻女友,想要和妙玉竞争,也是没什么胜算的。毕竟,古代的婚姻是得奉父母之命的。贾宝玉喜欢林黛玉,没用,王夫人看重薛宝钗,也作不得主,最后还是得贾政的意思。就像对贾迎春的婚事一样,贾母这个奶奶辈的人物,只有提意见的资格,最后却由不得她做主,一切得看父母之命,而不是看奶奶之命,而父母之命中的母亲又要以夫为纲,遵从丈夫的意见,夫唱妇随。

以贾政宠爱妖妖赳赳、狐媚子霸道的赵姨娘,将亲女儿送进宫里竞争做小老婆之类的事迹来看,这个“假正经”也不是什么正面角色,是抵挡不住权势的诱惑的。既然能将女儿送给皇帝做小老婆谋取权力,自然也能将儿子的婚事当成筹码去交易权力。

王夫人这个续弦夫人,自然是将亲生儿子贾宝玉当成她的命根子宠爱的,自然不愿将儿子的婚姻当成交易。所以她在风闻事情有变前夕,肯定要采取行动,譬如进宫向贾元春要一道赐婚的懿旨,想要将她喜欢的薛宝钗娶进家门。而贾政则是主张贾宝玉娶妙玉的,毕竟妙玉这个筹码更大。所以即使王夫人从贾元春处取得了赐婚的懿旨,贾政非要阳奉阴违,王夫人也没有办法。生米煮成熟饭之后,贾元春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治罪她的亲身父亲。

如此,宝二奶奶的身份,林黛玉因为是个孤女,身后没有势力,所以贾家无人站队她,王夫人站队薛宝钗,且为她取得了赐婚的懿旨,贾政却因为爱慕权势,非让贾宝玉娶背后更有势力的妙玉。

这也就是刘姥姥故事中的“女鬼茗玉偷雪中柴”一节的内容了,在刘姥姥的故事中,女鬼茗玉虽然已经到了柴堆前抽柴,但却因为刘姥姥的出现,而并没有偷走柴,不光被刘姥姥揭穿了她的身份,还引起了贾家的南院马棚起火(祸)。

这场火并非引起贾府灭顶之灾的大火,这场火的熄灭,大约源于已嫁作薛家妇的邢岫烟对薛宝钗往日帮扶的一种报答,她向薛宝钗揭露了妙玉见不得光的真实身份,最后贾政不得不接受薛家的要挟,舍妙玉而就宝钗。

而引起贾府灭顶的大火(祸),还要由贾元春引起。贾元春一把年轻了突然得幸本就十分蹊跷,八成是和袭人一样靠告密得宠的,告的可能还是关于”茗玉“的密,贾府却通过毒死秦可卿李代桃僵的作为了”茗玉“的替身,将真”茗玉“以”妙玉“的身份弄进贾府藏了起来,后来由于赐婚一节陡生的波折,使贾雨村之类的小人嗅到了真相,将贾府和贾元春的秘密告密给了忠顺亲王,再由忠顺亲王捅到皇帝面前。最后贾元春被治罪,贾府的“国舅们”想要撇清自己也办不到,只好被迫接受“大火烧了毛毛虫”的悲惨命运,墙倒众人推,他们连当缩头忘八的机会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