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放牛郎连走桃花运,原来却是桃花劫,原来她是幕后黑手

发布时间:2025-07-26 16:00  浏览量:1

第一章 牧牛少年遇媒婆

南宋淳熙年间,江南临安府郊外的清溪村,有个名叫秦逸之的年轻后生。十九岁的他生得眉目俊朗,身量挺拔,一双臂膀孔武有力,虽只是给村里富户沈员外家牧牛,却凭着勤劳本分、热心助人的性子,在村里颇有人缘。

秦逸之自幼父母双亡,八岁那年流落到清溪村,沿街乞讨时被沈员外收留。沈员外见他虽衣衫褴褛却眼神清亮,便让他留在府中牧牛,管吃管住,这一留便是十一个年头。如今的秦逸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瘦弱的乞儿,成了个能独当一面的壮小伙,不仅把几十头牛打理得井井有条,闲暇时还帮着沈府干些力气活,深得沈员外信任。

沈员外早年在临安府经商,积攒下万贯家财,中年丧妻后心灰意冷,便带着独女沈落雁回了清溪村老宅。沈员外为人宽厚,待秦逸之如同子侄,常说:“逸之这孩子,比亲儿子还贴心。”府里上下都知道,沈员外对这个牧牛少年寄予厚望。

这年端午刚过,江南已是暑气蒸腾。秦逸之赶着几头刚断奶的小牛犊到村外的河滩放牧,那里水草丰美,最适合小牛生长。他刚把牛群赶到河滩,就见沈府的管家匆匆赶来:“逸之,员外叫你回府一趟,说是有大喜事。”

秦逸之心里犯嘀咕,能有什么大喜事?他赶着牛犊回到沈府侧门,只见沈员外正陪着个穿花布衫的婆子站在门口,那婆子满脸堆笑,一双三角眼在他身上不住打量,正是邻村有名的王媒婆。

“逸之来了,快过来!”沈员外拉着他的手笑道,“王媒婆给你说门好亲事,是邻村的柳家姑娘,人长得俊,手脚也勤快,你们正合适。”

秦逸之闻言一愣,他从未想过婚事,况且自己一穷二白,哪敢奢望娶妻?王媒婆挤上前来,唾沫横飞地夸赞:“逸之小哥一表人才,身强力壮,柳姑娘能嫁给你是她的福气!这姑娘我熟,性情温顺,会洗衣做饭,保管你娶回家不受委屈。”

沈员外也在一旁帮腔:“逸之,我看这门亲事不错,柳家姑娘我也见过,是个好姑娘。你要是愿意,彩礼我来出,再给你们盖三间瓦房。”

秦逸之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员外,我……我还没想过娶妻……”他并非不愿,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好姑娘,更不想拖累沈员外。

王媒婆眼珠一转:“小哥是不是觉得柳姑娘配不上你?实不相瞒,这姑娘前几年嫁过人,丈夫没过门就病死了,是个望门寡……但她身家清白,陪嫁还丰厚呢!”

“什么?”秦逸之猛地抬头,“王媒婆,您怎能如此说话!”他虽贫寒,却有傲骨,绝不做趁人之危的事。沈员外也皱起眉头,他只知柳姑娘是寡妇,却不知王媒婆如此贬低人家。

王媒婆见秦逸之动怒,讪讪笑道:“小哥别生气,我这是实话实说……”

“不必多说了,这门亲事我不答应!”秦逸之转身就走,将王媒婆和沈员外晾在原地。他赶着牛犊回到河滩,心里闷闷不乐——他不是嫌弃柳姑娘,只是厌恶王媒婆那副市侩嘴脸,更不愿被人当作攀附嫁妆的小人。

正烦乱间,身后传来银铃般的笑声:“秦逸之,你又惹王媒婆生气了?”

秦逸之回头,只见沈落雁带着婢女小翠站在不远处,手里还提着个食盒。沈落雁年方十七,生得明眸皓齿,气质温婉,是清溪村有名的美人。她自幼跟着父亲读书识字,知书达理,对秦逸之这个牧牛少年从未有过轻视,时常送些吃食给他。

“小姐怎么来了?”秦逸之赶紧起身行礼,脸颊微微泛红。他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小姐心存爱慕,却碍于身份悬殊,只能将情愫深埋心底。

沈落雁将食盒递给她:“娘做了些绿豆糕,天热解暑,给你送来尝尝。”她眨着大眼睛,“我听说王媒婆来提亲,是哪家的姑娘啊?”

秦逸之挠挠头:“是邻村的柳姑娘,可我觉得不合适,就拒绝了。”

沈落雁噗嗤一笑:“我就知道你会拒绝。王媒婆说的话你也信?那柳姑娘我认识,是个苦命人,前两年丈夫病死,被婆家赶了出来,王媒婆这是想把她往火坑里推呢!”

秦逸之恍然大悟,难怪王媒婆如此积极,原来是没安好心!他看着沈落雁,眼中满是感激:“多谢小姐告知,不然我差点误会了柳姑娘。”

两人坐在河滩边闲聊,沈落雁问起他的打算,秦逸之说想攒些钱,等将来赎身了就去镇上开个铁匠铺——他自幼跟着老牧工学过打铁,手艺还不错。沈落雁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称赞,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

不知不觉太阳西斜,秦逸之赶着牛犊送沈落雁回府。路过花园时,恰好撞见沈员外的小妾林氏从假山后出来,身边还跟着个陌生男子。林氏看到他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慌忙让那男子躲进假山后,自己则强装镇定地打招呼:“小姐,逸之小哥,这是刚回来?”

沈落雁心生疑惑,却没多说什么,只淡淡点头便过去了。秦逸之也觉得奇怪,林氏平日里高傲得很,从不正眼瞧他,今天怎么如此热情?

回到自己的小屋,秦逸之越想越不对劲。林氏是去年嫁给沈员外的,听说以前是城里的歌姬,沈员外对她十分宠爱,几乎言听计从。可她一个小妾,深更半夜和陌生男子在花园私会,实在不合规矩。

第二章 诡秘亲事藏祸心

次日一早,秦逸之刚把牛犊赶到河滩,就见林氏带着个丫鬟匆匆走来。林氏穿着一身锦绣衣裙,脸上带着不自然的笑容:“逸之小哥,忙着呢?”

秦逸之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林夫人有事?”

林氏走到他身边,故作亲昵地说:“听说昨天王媒婆来提亲,你没答应?也是,柳姑娘配不上你这样的好小伙。”她话锋一转,“不过我倒替你寻了门好亲事,女方是城里张大户的表妹,家里开着布庄,陪嫁丰厚,你要是愿意,我这就带你去见见?”

秦逸之皱起眉头,王媒婆刚走,林氏又来提亲,这未免太巧合了。他想起昨晚花园里的陌生男子,心中警铃大作:“多谢夫人美意,只是我暂时没有娶妻的打算。”

林氏脸色一沉,随即又笑道:“小哥别急着拒绝啊,这门亲事对你只有好处。张大户说了,只要你娶了他表妹,他就出钱帮你开铁匠铺,还让你入赘张家,以后就是城里人了,不比在村里牧牛强?”

这话听着诱人,秦逸之却越发觉得不对劲。天上不会掉馅饼,张大户凭什么如此大方?他婉言谢绝:“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婚姻大事需得慎重,我还是想自己做主。”

林氏见他油盐不进,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却很快掩饰过去:“既然如此,我就不勉强了。不过这门亲事我会帮你留意,你要是改变主意,随时来找我。”说罢悻悻离去。

秦逸之望着她的背影,心里疑窦丛生。他把牛犊交给同村的伙伴照看,自己悄悄跟了上去。只见林氏没有回府,而是去了村头的茶馆,里面坐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正是昨晚躲在假山后的那个人!

两人在茶馆里低声交谈,秦逸之躲在窗外,隐约听到“计划”“沈员外”“财产”等字眼。他心里一紧,难道林氏和这男子在密谋害沈员外?

正想听得更清楚些,沈落雁带着小翠突然出现,拉着他就走:“你怎么在这儿?我找你半天了!”

到了僻静处,秦逸之才把刚才的发现告诉她。沈落雁听得脸色发白:“我就觉得林姨娘不对劲,没想到她真的在密谋坏事!不行,我们得告诉爹爹!”

秦逸之摇摇头:“我们没有证据,贸然告诉员外,他未必会信。林夫人现在深得员外宠爱,说不定还会倒打一耙。”

沈落雁急得团团转:“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害爹爹吧?”

秦逸之沉思片刻:“我们先不动声色,暗中观察。林夫人肯定还会找机会下手,我们只要抓住证据,就能揭穿他们的阴谋。”

沈落雁点头同意,两人约定分头行动——沈落雁在府中留意林氏的动向,秦逸之则在外打探那个陌生男子的底细。

接下来的几天,林氏果然没再提提亲的事,行事也低调了许多,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秦逸之却没有放松警惕,他打听得知,那陌生男子是城里的泼皮无赖赵虎,专靠敲诈勒索为生,半年前还因赌博欠了一大笔钱。

“赵虎欠了钱,林氏又是歌姬出身,他们肯定是想图谋员外的财产!”秦逸之把打探到的消息告诉沈落雁,“林氏说的张大户表妹,说不定就是个圈套。”

沈落雁忧心忡忡:“爹爹最近总说头晕,会不会是林姨娘在他的饮食里下了什么?”

两人正商量着,突然听到管家说沈员外要见秦逸之。他们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不安,不知沈员外找他何事。

到了客厅,只见沈员外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有些苍白,林氏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沈员外见他进来,招手道:“逸之来了,快坐。”

秦逸之刚坐下,林氏就抢先说道:“逸之小哥,我跟员外说了你的事,员外也觉得张大户的亲事不错。你看,员外都答应帮你准备彩礼了。”

沈员外点点头:“逸之,林夫人也是一片好意。张大户家大业大,你娶了他表妹,以后就不用再牧牛了,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啊。”

秦逸之看着沈员外苍白的脸色,又看了看林氏得意的神情,突然明白过来——沈员外肯定是被林氏灌了迷魂汤,才会同意这门亲事!他站起身,郑重地说:“员外,恕难从命。我秦逸之虽然贫寒,却不会靠入赘攀附权贵。”

林氏脸色一沉:“秦逸之,你别给脸不要脸!员外好心帮你,你竟敢拒绝?”

沈员外也有些不悦:“逸之,你怎么如此固执?这门亲事对你只有好处……”

“员外!”秦逸之打断他,“这门亲事有问题!张大户的表妹根本不存在,这是林夫人和赵虎设下的圈套,他们想害您啊!”

林氏尖叫起来:“你胡说八道!我好心帮你提亲,你却反咬一口,是不是想图谋员外的家产?”

沈员外被两人吵得头疼,摆摆手:“够了!逸之,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再考虑考虑。”

秦逸之还想争辩,却被管家拉了出去。他站在门外,看着客厅里林氏巧言令色的样子,心里又急又气。沈员外对他恩重如山,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林氏害了员外!

回到河滩,秦逸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林氏和赵虎费尽心机让他入赘,肯定没安好心。说不定他们是想趁他入赘后,制造意外害死他,再嫁祸给沈员外,从而谋夺家产?或者是想用什么手段逼迫他参与他们的阴谋?

正思索间,沈落雁带着小翠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说:“逸之哥,不好了!我刚才听到林姨娘和赵虎在花园密谋,说明天就带你去城里见‘张大户表妹’,实际上是想把你骗到偏僻处,让赵虎对你下手!”

秦逸之瞳孔骤缩:“他们好大的胆子!”

沈落雁拉住他的手:“逸之哥,你千万别去!这分明是鸿门宴!”

秦逸之握紧拳头:“他们想害我,我偏要去看看!正好可以搜集他们的证据。”

沈落雁急得跺脚:“太危险了!赵虎心狠手辣,你去了会出事的!”

秦逸之安抚道:“放心,我不会硬碰硬的。我会假装答应,见机行事。你在家里留意林氏的动向,要是我天黑前没回来,就赶紧去镇上报官。”

沈落雁知道劝不住他,只好含泪点头:“你一定要小心,我等着你回来。”她从头上取下一支银簪,塞到秦逸之手里,“这是我娘留给我的护身符,你带着,一定要平安回来。”

秦逸之握紧银簪,心里暖暖的:“好,我一定平安回来。”

第三章 暴雨夜窥破阴谋

次日一早,林氏果然带着秦逸之上路。沈落雁按照约定,带着小翠在后面远远跟着,心里暗暗祈祷秦逸之平安无事。

到了城里,林氏带着秦逸之在一处偏僻的宅院前停下,笑道:“张大户的表妹就在里面,你进去见见吧,我在外面等你。”

秦逸之假意答应,推门而入,却见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赵虎带着两个打手在等着他。赵虎狞笑道:“秦逸之,你果然来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

秦逸之故作镇定:“你们想干什么?”

“干什么?”赵虎上前一步,“只要你签下这份文书,承认你和沈小姐有私情,再把沈员外的财产转移到林夫人名下,我就放你一条生路!”

秦逸之这才明白他们的阴谋——原来是想败坏沈落雁的名声,再谋夺沈员外的家产!他怒极反笑:“你们休想!我绝不会助纣为虐!”

赵虎脸色一沉:“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打!”

两个打手扑了上来,秦逸之早有准备,侧身躲过一拳,反手抓住另一个打手的手腕,用力一拧,只听“咔嚓”一声,打手惨叫着倒地。赵虎见状不妙,亲自提拳打来,秦逸之不慌不忙,借力打力,三两下就把赵虎打倒在地。

他趁乱冲出宅院,林氏见状想跑,却被早就在外面等候的沈落雁拦住。沈落雁指着她骂道:“林姨娘,你竟敢勾结外人害我爹爹,我现在就去报官!”

林氏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小姐饶命!我再也不敢了!求你别报官!”

秦逸之上前说道:“现在求饶晚了!我们这就带你回去见员外,让他看清楚你的真面目!”

两人押着林氏回到沈府,却见沈员外正坐在客厅里唉声叹气,脸色比昨天更加苍白。看到林氏被押回来,他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了?”

沈落雁把林氏和赵虎的阴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秦逸之也将刚才在宅院的遭遇告诉了沈员外。沈员外听得目瞪口呆,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林氏,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个毒妇!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害我?”

林氏哭着辩解:“员外饶命!都是赵虎逼我的!我也是一时糊涂啊!”

沈员外哪里肯信,当即让人把林氏关了起来,又派人去抓赵虎和那两个打手。不料去抓人的家丁很快回报,说赵虎已经带着打手跑了,只抓到了那个假张大户表妹——竟是王媒婆假扮的!

王媒婆被押到客厅,吓得魂不附体,很快就招供了——原来她收了林氏的钱,不仅帮忙说亲,还假扮张大户表妹配合演戏,想把秦逸之骗入圈套。

沈员外气得差点晕过去,当即决定报官。

第四章 真相大白定姻缘

第二天一早,沈员外就将林氏和王媒婆送到了临安府衙。知府大人升堂问案,两人在铁证面前无从抵赖,很快就招供了全部罪行,同案犯赵虎也被抓获。

原来林氏和赵虎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后来林氏被卖给青楼,赵虎则成了街头无赖。一年前,林氏偶然得知沈员外丧妻,便设计接近他,想凭着美貌骗取家产。她嫁给沈员外后,暗中联系上赵虎,两人密谋如何谋害沈员外,夺取家产。

他们先是让王媒婆提亲,想把秦逸之这个沈员外信任的忠仆赶走,却被秦逸之拒绝。后来又想设计陷害沈落雁,败坏她的名声,让沈员外心灰意冷,从而更容易控制。没想到秦逸之和沈落雁早已察觉他们的阴谋,设下圈套将他们一网打尽。

知府大人查明案情,判处赵虎和林氏死刑,王媒婆因从犯被判流放三千里。消息传回清溪村,村民们都拍手称快,纷纷称赞秦逸之和沈落雁智勇双全。

沈员外经过这场风波,身体大不如前,他看着秦逸之和沈落雁,心里渐渐有了主意。这天,他把秦逸之叫到客厅,开门见山地说:“逸之,我知道你对落雁有意,落雁也喜欢你。我想把落雁许配给你,让你入赘沈家,以后沈家的家业就交给你打理,你愿意吗?”

秦逸之愣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沈员外会如此安排。他看着沈员外期盼的眼神,又想起沈落雁温柔的笑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员外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落雁,孝敬您老人家,绝不负您所托!”

沈员外哈哈大笑:“好!好!我就知道没看错你!”他当即让人请来村里的长辈和亲朋好友,宣布了这门亲事。

沈落雁得知消息,羞得满脸通红,却难掩心中的喜悦。她偷偷看着秦逸之,眼中满是爱慕和娇羞。秦逸之也看着她,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婚礼定在三个月后的中秋佳节。沈员外为他们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按照秦逸之的意愿,在村里盖了一间铁匠铺。秦逸之白天忙着筹备婚礼,晚上则跟着村里的老铁匠学习手艺,日子过得充实而甜蜜。

沈落雁也没闲着,她帮着秦逸之打理铁匠铺的生意,还时常陪着他去山上挑选铁矿石。两人形影不离,感情日益深厚,成了清溪村人人羡慕的一对。

中秋佳节这天,清溪村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秦逸之穿着崭新的长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亲队伍来到沈府。沈落雁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红盖头,在婢女的搀扶下上了花轿。

婚礼仪式热闹而隆重,村里的长辈为他们主持了婚礼,亲朋好友纷纷送上祝福。沈员外看着一对新人,笑得合不拢嘴,眼中却泛起了泪光——他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也为女儿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归宿。

第五章 夫妻同心创家业

婚后,秦逸之和沈落雁夫妻恩爱,同心同德。秦逸之用心经营铁匠铺,他手艺精湛,为人实在,很快就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生意越做越好。沈落雁则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帮着秦逸之出谋划策,把铁匠铺的生意扩展到了临安府。

沈员外看着小两口恩爱和睦,家业兴旺,心里十分欣慰。他渐渐把家里的事务交给秦逸之打理,自己则安享晚年,每天种种花、喝喝茶,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一年后,沈落雁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沈员外更是喜不自胜,给孩子取名沈念恩,寓意不忘恩情。秦逸之对这个儿子视若珍宝,每天忙完生意就回家陪儿子玩耍,教他读书写字。

随着铁匠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秦逸之又在临安府开了分店,雇了几个伙计帮忙打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时常接济村里的穷苦人家,还出钱修桥铺路,在清溪村威望越来越高。

沈落雁也没闲着,她利用自己的学识,在村里开办了一所学堂,免费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她温柔善良,平易近人,深受村民们的爱戴。

几年后,秦逸之的铁匠铺成了临安府有名的老字号,沈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但秦逸之和沈落雁始终保持着初心,为人低调谦和,乐于助人,被村民们传为佳话。

沈员外活到八十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他拉着秦逸之和沈落雁的手,欣慰地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收留了逸之,又有落雁这么好的女儿。你们夫妻同心,家业兴旺,我也就放心了。”

秦逸之和沈落雁含泪点头,承诺一定会把沈家的家业发扬光大,把这份善良和诚信传承下去。

又过了几十年,秦逸之和沈落雁都已白发苍苍,但他们依然恩爱如初。他们的儿子沈念恩继承了家业,把铁匠铺开到了京城,还成了朝廷的御用铁匠。

清溪村的人们依然记得那个暴雨夜的故事——牧牛少年秦逸之智勇双全,救下被恶妾谋害的主家;富家千金沈落雁慧眼识珠,不顾身份悬殊,嫁给了心爱的人。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像清溪村的溪水一样,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