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宋词,10首最经典的《蝶恋花》 ,你最爱哪一首?

发布时间:2025-07-23 05:25  浏览量:1

在古诗词词牌名中,当属《蝶恋花》最喜欢。

一个“恋”字怜意全出。似宝哥哥对林妹妹的“这个妹妹我见过”这般“木石前盟”,情定终身;又似诗经中的此生契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笃定,你侬我侬。

一个“恋”字撩拨了多少情窦初开,又温存了几多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自然界,大凡花卉几乎都是红的紫的粉色的,用美术大家蒋勋老师的话说,它们用这种炫丽的颜色来招蜂引蝶、传粉,完成繁育后代的使命。花意烂漫。

蝶恋花,没有那一只蝴蝶不爱恋绚烂的花。那怕是在这深秋时节,一小片尚未全开的油菜花,也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蝴蝶。上下翻飞的小小蝴蝶,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再飞到下一朵花,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蝶恋花,花意烂漫,蝶意烂漫,词意更烂漫。

01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翻译:

独自倚在高楼,微风细细,极目远望春愁,黯然地从天际升起。草色烟光中夕阳残照,默默无言谁能领会我凭栏的心意。打算放纵喝个大醉,对酒高歌,强颜欢笑反而觉得无味。衣带渐渐宽松也不后悔,为她消瘦得容颜憔悴也值得。

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末句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因而广为流传。

02

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朝代:宋朝|作者:贺铸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评析】

本词抒写暮春怀人之情。上片用柳荫浓密而不能穿度游丝表现春色已尽,曲笔达情,语淡意浓。后两句写睹地怀人,不落俗套。下片写昼夜相思的情怀。结句的淡云托月暗示心情的迷茫,意象很美。

03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朝代:宋朝|作者: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赏析:

这首词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晏几道的相思怀人类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心,上人刻骨铭心的强烈思念和浓郁的忧愁苦闷。全词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在梦境中寻遍江南,最终却无法与心上人再见,不禁黯然销魂哀伤缱绻,,无处可诉;醒来之后,心中充满惆怅,悲苦之至,无法入眠,通过"行尽江南路”的夸张手法,写出了作者深沉、执着的痴情,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意境与氛围。
第二部分是词的下片,写的是作者的矛盾心理和无奈、无助的处境,由于音讯查渺,书信不通,虽然情深、情真、情切,最终还是归于“无凭据”;为了排遣心中痛苦,只好鼓筝啸歌。然而“别绪”大过于浓郁,竟至于筝柱都为之损毁,营造了-种愁绝的意境与氛围。

全词感情充沛、细腻,语言含蓄、委婉,韵律错落有致、参差和谐,具有突出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睡 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两句,饱含深情、感人肺腑,深深感染着不计其数的后来读者。

04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赏析】

本篇写越女采莲,与晏殊的《渔家傲》有异曲同工之妙。词的语言通俗,意境优美,节奏明快,采莲女子的形象及其心理活动刻画得十分生动。结处写越女在风浪中失去同伴,独自槕歌夜归,画面极富诗意,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05

蝶恋花·春暮
李煜 〔五代〕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渐觉 一作:早觉)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依稀 一作:依依)

译文
夜间在亭台上闲适的踱着步子,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渐渐逝去的气息。夜里飘落了几点雨滴后又停住,积云遮挡的月亮朦胧不明,云层也随着风移动。
桃花、杏花在暗夜中散发着幽幽香气,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小小的心田里积聚着千丝万缕的相思意,辽阔的天地间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排这些愁绪。

06

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清)王国维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鉴赏:
这实际上是一首思妇之词,但在景色描写之中,流露出一种对高远开阔之境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被现实遮断的悲哀。

“急景流年真一箭”是套用晏殊的“急景流年都一瞬”,只不过晏殊那首词透着一种旷达,而王国维这首词透着一种执着。此处的“残雪声中”可以是积雪融化之声,但也可以想像成夹杂着小雨的雪落下的声音。“省识东风面”是套用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指的是美人的容颜,而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容颜。“风里垂杨千万线”写东风使杨柳垂枝变得柔软婀娜。“昨宵染就鹅黄浅”,写一夜柳枝就出现了黄色的新芽。这种季节交替是自然规律,可是春天对楼中思妇来说,意味更加深远。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冬天是门窗闭锁,春天虽然可以把门窗打开,但春天又有春雨的阻隔。朦胧的春雨把眼前一切都遮蔽了,纵然打开门窗,纵然登上高楼,还是无法纵目远望。“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的“人”,既泛指视线中所能看见的人,又暗指思妇心中所思念的人。“又是”说明不止一年如此,而“危楼”和“高处”则突出了寂寞和孤独。

“已恨年华留不住,暝烟更界平芜断”是王国维惯用的句式。那遥远的地方总存着思妇的希望,可是现在天已黄昏,傍晚的烟霭已经知起,渐渐遮住了思妇的视线,远处的原野也逐渐看不清了。


王国维长年在外执教,所以他的闺怨词也不少,这首词一别前人之闺怨诗词,写得哀而不怨,算得上要王国维的代表之作了。

07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从暮春的凋零到青春的欢快,反映了苏轼复杂的心境。

08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性德·清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在清冷的月光下,纳兰性德,这位才情横溢却情深缘浅的词人,独自品味着爱情的苦涩与无奈。他仰望苍穹,那轮天上的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正如他与爱人之间那段短暂而美好的情感,让人心生怜惜。

“辛苦最怜天上月”,那轮明月,虽皎洁无瑕,却也历经盈亏之变,正如他与心爱之人,曾有过的美好时光,却终究无法逃脱分离的命运。他愿化作那永恒的月轮,即便承受冰雪之寒,也要为心爱的人带去一丝温暖,哪怕这只是他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无那尘缘容易绝”,尘世的缘分竟是如此脆弱,说走就走,不留一丝痕迹。他望着那依旧在帘钩间软踏的燕子,心中涌起无尽的哀伤。那燕子,似乎还在诉说着往日的温情,但一切都已成过往,徒留他一人,在这孤寂的夜里,品味着那份深深的失望与心寒。


“唱罢秋坟愁未歇”,在秋日的黄昏,他站在爱人的坟前,唱尽了心中的哀歌。但那份愁绪,却如同秋日的落叶,永远无法停歇。他期待着,在春天的花丛中,能够再次见到那双栖的蝴蝶,象征着爱情的重生与永恒。但现实告诉他,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在秋日的坟前,唱尽了哀歌,却仍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他期待着,在春天的花丛中,能再次见到那双栖的蝴蝶,象征着爱情的重生与永恒。但现实告诉他,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只能独自承受着这份深深的哀伤与无奈。

09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 〔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鉴赏

这首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

这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的特征,使梦境显得更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上片后两句是说,梦境里黯然销魂何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在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层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晏几道词喜用这种句法。

上片写梦中无法找到离人,下片改变念头,想到写信。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下片前三句是说,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寄出。

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末两句是说,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只用“缓弦”、“移柱”来表达难写的幽怀,行动的描写比言辞的表白更为鲜明有力。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更有一股郁积、盘旋的力量。

10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毛泽东·1930年7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起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于1930年7月28日攻进长沙,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毛泽东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10日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9月13日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退军时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 魂舞。忽报人间曾伏hu,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和你失去了骄傲的杨柳,杨柳二人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试问吴刚天上有什么?吴刚捧出了桂花酒。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万里青天在为忠 魂起舞。突然有人报之人间降服了猛hu,热泪飞洒犹如倾盆大雨。
这是无限悲伤与极其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让人一字一句领略雄浑苍茫的景象的热泪,感染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进入心驰神往而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