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致包装疲惫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18 06:43 浏览量:1
看了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这种情况了,表面上看这可能是在炫耀,可能有爱慕虚荣的心理成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内心里对理想生活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对比自己所处的阶层更高的阶层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要通过这些看得见的表象,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种更好的生活。
往好的方面说,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然而,我们再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红文化”“美妆博主”“健康饮食达人”等等,想想书中的一些深刻的思考,不禁发现,我们可能被无处不在且极其隐蔽的营销手段屏蔽了部分视觉,以至于做出一些“当局者迷”的错误判断。
本书指出了网红的吸引力在于:展现出了每个人心中向往的那个更理想、更好的自我形象。试图跟上名人的脚步并非什么新鲜事。新的诱惑与危险之处在于,社交媒体在名人和普通人之间营造了一种虚假的相似性,一种“距离人人平等只有一步之遥”的伪民主。过去,人们模仿泰勒和赫本,但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他们,现在,网红成了很多人的理想职业。它营造出人人都能轻松实现目标的幻象。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亲戚,他发现我喜欢看书,每次见面的时候他就给我推董宇辉,并且让我像董那样去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文化博主,然后就是带货、变现。似乎在他眼里,只要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就能成为董,却不知道我连xhs的视频拍起来都很费劲,光是修几张照片我都得耗费很多时间。有时候,我们看到的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可能拍摄了几个小时,更不要说那些构思、布景、剪辑、配乐、发布的时间了。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的人,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
在阶级固化日益严重的社会,有人承诺快速且轻松的解决方案,声称可以帮助你跨越贫富差距的鸿沟,我们因此被吸引过去,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清醒的打工人应该认识到,天底下哪有那么多钱多事儿少的好事儿,就算有,真的能够轮到我吗?
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预料之中的要丰富得多,并不单单是书中所显示的那般,讲述的是“穿衣自由”这事儿,书中从“穿衣服”这件事儿深入到时尚领域,再从时尚领域深入到文化领域,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流行”与“反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相互转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