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向“末代皇帝”溥仪的遗孀求婚
发布时间:2025-07-15 23:53 浏览量:1
多人向“末代皇帝”溥仪的遗孀求婚
“末代皇帝”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在《我的丈夫溥仪》一书中有个章节写道,“末代皇帝”溥仪去世后,一些跟她年龄相仿的老同志,根据有些报道提供的线索,把一些充满热情的信寄到她原来工作的医院或政协机关,关心他的生活,并向她表达爱意,“结秦晋之好”
李淑贤说,某县政协委员,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了几十年的中学校长,丧偶后深感孤独寂寞,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儿女也支持他再婚,希望能跟我“重新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还有一位军转干部,也是一位退休教师,对我的经历和目前的处境怀有深深的同情,认为可“以民主、平等、公开、互助为条件”与我携手共建“团结、和睦、幸福的家庭乐圈”。
还有一位白衣战士“同行”,他是伪满时的“国高”学生,后来毕业于医科大学,曾随军入朝担任医务工作,离休前为副主任医师,他在信中说,已经失去一个相亲相爱的同行妻子,还想找一位医务工作者,希望能跟我“结秦晋之好”。
还有一位退休的铁路干部,单身生活多年,“虽已年逾花甲,尚无龙钟之态”,从报上获悉我的情况,钦佩我“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富有情感,善良贤淑,品德高尚”,愿能与我结成姻缘。
还有一位县人民代表,是办厂数十年的企业家,公私合营后当厂长。他说从报道中知道我多情多义,贤惠高尚,愿与我“结为终生伴侣,共享晚年幸福”。
还有一位“远方知音”,因为读了《溥仪的平民妻子》一文,而认定我“是位筹良的女性,是老实人,苦命人,有过不幸的经历”,因而,“同情之心,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他大学毕业后,随王震部队进入新疆,转业后先后在科研部门和学校工作,他还向我赠诗一首:“恩爱夫妻五载休,不幸经历共君愁。人间若有鹊桥在,君是女星我是牛。”
还有一位退休工程师,“品端体健,失偶多年”,自谓“无子女,无负担,无不良嗜好,喜尝名著,绘画音乐,勤奋开朗,心扉真诚”,希望能与我“风雨同度,相伴余年”。
还有一位退休干部,在旧社会“受尽刺激”,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基层单位领导职务,但自1957年以后不断被打成“右派”“右倾”“三家村走卒”,遭受打击二十余年,直到80年代初才获平反。他在给我的信中说:“我在报上看到您已六十三岁,半生坎坷,满脸皱纹,您说又有多种慢性病,我非常同情,我懂中医药,也弄点西医、草药,对疾病的护理和预防都有些知识,我愿与您相伴晚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了让我能够了解他,他还表示愿把与他有关的五本资料寄给我看,其中包括他发表的文章以及与学者、友人间的通信等。
他们都是一些好心的人,我理解他们,感谢他们,但又不能不告诉他们,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溥仪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他虽然早已离我而去,但我却情愿伴他到永远。
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