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帮鼠妖接生,不久后高中探花,鼠妖:我想当你小妾

发布时间:2025-07-14 16:19  浏览量:1

宋仁宗天圣五年春,汴京城的柳絮如雪般纷飞。城南一处简陋的客栈里,赵明远正伏案苦读,烛火将他清瘦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再过三日便是省试,这位来自江南的寒门学子,背负着全族的期望,已在京中寄居半年有余。

"赵公子,夜深了,该歇息了。"店小二轻轻叩门,声音里带着倦意。

赵明远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这才发现烛芯已结了厚厚的灯花。窗外月色如水,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已是三更时分。

"多谢提醒,我这就歇息。"他合上《论语集注》,吹灭蜡烛。躺在床上,却辗转难眠。想起离家时父亲殷切的嘱托,母亲偷偷塞在行囊里的银两,还有乡亲们凑的盘缠,心中既感温暖又倍感压力。

次日清晨,赵明远早早起身,决定去城外寻一处清净之地温习功课。出了汴京城南门,沿着官道走了约莫五里,见路边有座荒废的山神庙,虽有些破败,却胜在幽静。

庙内蛛网密布,神像的金漆早已剥落,但石阶还算干净。赵明远拂去供桌上的灰尘,取出书册,专心诵读起来。不知不觉间,日头西斜,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

"看来今日要在此过夜了。"赵明远叹了口气,从行囊中取出火石和蜡烛。刚点燃烛火,忽听供桌下传来一阵细微的"吱吱"声。

他俯身查看,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母鼠正痛苦地蜷缩在角落,腹部高高隆起,身下已有一滩血迹。更令人心惊的是,一支折断的箭矢正插在它的后腿上。

"造孽啊!"赵明远自幼随父亲学医,见不得生灵受苦。他小心翼翼地将白鼠捧起,放在供桌上。从药囊中取出小刀、针线和金疮药,先为它拔出了箭矢,又缝合了伤口,最后敷上药粉。

白鼠疼得浑身颤抖,却异常温顺,黑豆般的眼睛直直望着赵明远,似有灵性。刚处理完伤口,母鼠突然剧烈抽搐起来。

"要生产了!"赵明远虽读过医书,却从未给动物接生过。情急之下,他只能凭记忆中的接生步骤帮忙。经过半个时辰的努力,三只粉嫩的小鼠终于平安降生。母鼠虚弱地舔舐着幼崽,不时抬头看看赵明远,目光中满是感激。

外头雷雨交加,赵明远脱下外袍为这一家子做了个温暖的窝。夜深时,他迷迷糊糊睡着了,梦见一位白衣女子向他盈盈下拜,口称恩公。

三日后,赵明远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助,文章一气呵成。放榜之日,他竟高中举人,得以参加来年春闱。更奇的是,自那日起,他每晚读书时,总感觉有人在旁指点,疑难之处豁然开朗。

次年春闱,赵明远再创奇迹,一举夺得第三名探花。琼林宴上,仁宗皇帝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凡,龙颜大悦,当即授他翰林院编修之职。

喜讯传回家乡,赵氏一族欢欣鼓舞。赵明远在汴京城南购置了一处宅院,将父母接来同住。这日,他正在书房批阅公文,忽听管家来报,门外有一女子求见。

"可问了姓名来历?"赵明远头也不抬地问道。

"那女子自称姓白,说是公子的故人。"管家答道,"生得极是貌美,却不肯多说。"

赵明远心生疑惑,放下毛笔走向前院。大门外站着一位白衣女子,约莫十八九岁年纪,肌肤如雪,眉目如画,腰间系着一条红色丝带,在春风中轻轻飘动。

"姑娘是..."赵明远觉得似曾相识,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女子盈盈下拜,声音如清泉击石:"恩公不记得了?天圣五年春,城南山神庙,一支箭,三只幼崽..."

赵明远如遭雷击,猛然想起那只白鼠和那个奇怪的梦。"你...你是..."

"妾身白素娘,本是修炼百年的鼠妖。"女子抬起头,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蒙恩公救命之恩,又助我生产,特来报恩。"

赵明远虽读圣贤书,却也知道世间多有精怪之事。见这女子言语诚恳,且确实救过她,便请她入内细谈。

茶过三巡,白素娘道明来意:"恩公高中探花,仕途坦荡,但朝中险恶,恐有小人作祟。妾身愿随侍左右,保恩公平安。"

赵明远连连摆手:"这如何使得?姑娘是自由身,况且男女有别..."

"恩公误会了。"白素娘突然红了脸,"妾身的意思是...想给恩公当个小妾。"

"噗——"赵明远一口茶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白素娘连忙上前为他拍背,纤手触及之处,竟有一股清凉之意,咳嗽立止。

"姑娘莫开玩笑。"赵明远正色道,"我赵明远虽非什么正人君子,却也知礼义廉耻。况且我已有婚约在身,怎能..."

白素娘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物:"恩公可认得这个?"

赵明远定睛一看,竟是当年他为白鼠包扎伤口时用的一块帕子,上面还沾着血迹。

"这..."

"恩公当日救我性命,又保我三个孩儿平安。"白素娘眼中含泪,"我妖族最重恩义,若不报答,必遭天谴。我不求名分,只愿侍奉左右。"

赵明远见她情真意切,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踌躇间,忽听门外传来父亲的声音:"远儿,听说有客人?"

赵父走进厅堂,见到白素娘,先是一愣,随即露出赞许的目光。赵明远只得硬着头皮介绍:"这位是白姑娘,是...是..."

"小女子白素娘,见过赵老爷。"白素娘行礼如仪,"家父曾与赵公子有旧,特来拜访。"

赵父见这姑娘知书达理,容貌出众,心中已有几分喜欢。寒暄几句后,竟主动提出让她暂住府中。赵明远阻拦不及,只得眼睁睁看着管家带白素娘去安排住处。

当夜,赵明远辗转难眠。三更时分,忽听窗外有轻微响动。他警觉地坐起身,只见一道白影飘然而入,正是白素娘。

"姑娘深夜造访,有失礼数!"赵明远急忙披衣起身。

白素娘却不慌不忙地走到书案前,指着摊开的奏折:"恩公这篇《论漕运疏》写得虽好,却有一处不妥。"

赵明远定睛看去,正是他为明日早朝准备的奏折。白素娘所指之处,确实有个不大不小的疏漏,若被有心人抓住,恐遭非议。

"你...你怎么知道漕运之事?"赵明远惊讶不已。

白素娘抿嘴一笑:"妾身虽为妖族,却也在人间游历百年。况且..."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恩公备考时,每晚在灯下读书,妾身都在梁上看着呢。"

赵明远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点拨..."

"正是妾身所为。"白素娘福了一福,"恩公心地善良,才学过人,命中本该有此功名。妾身不过稍加指引罢了。"

赵明远心中感动,却又觉得不妥:"姑娘恩情,赵某铭记于心。但人妖殊途,若被人发现..."

"恩公放心。"白素娘轻轻挥手,烛火突然变成了柔和的绿色,"我有法术护身,寻常人看不出端倪。况且..."她声音低了下去,"我是真心爱慕恩公为人,甘愿放弃百年道行,只求相伴左右。"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白素娘的脸上,为她平添几分仙气。赵明远一时看得呆了,心中坚冰渐渐融化。

自此,白素娘便以远房表妹的身份住在赵府。她聪慧过人,很快学会了大家闺秀的礼仪,又精通琴棋书画,深得赵父赵母喜爱。更奇的是,自从她来后,赵府上下无病无灾,连院中的花草都格外茂盛。

赵明远起初还保持距离,但随着朝夕相处,渐渐被白素娘的温柔体贴所打动。她总能在赵明远疲惫时奉上一杯恰到好处的香茗,在他为政事烦恼时提出独到见解,甚至预知天气变化,提醒他添减衣物。

半年后,赵明远的未婚妻柳氏因染病去世,婚约自然解除。赵父赵母见儿子与白素娘情投意合,便有意撮合。就在准备提亲之际,一场危机悄然而至。

这日,赵明远下朝回府,发现家中气氛异常。白素娘不知所踪,父母面色凝重地坐在厅堂。

"父亲,出了何事?素娘呢?"赵明远急问。

赵父长叹一声:"今日有位张真人来访,说我们府上有妖气。他...他认出白姑娘是鼠妖所化,已经布下天罗地网要收服她。"

赵明远如遭雷击,转身就要去找。赵母拉住他:"远儿,那张真人是朝廷供奉的天师,得罪不起啊!况且...白姑娘毕竟是妖..."

母亲!"赵明远正色道,"素娘虽是妖族,却从未害人,反而多次助我。若因她是异类就见死不救,我与禽兽何异?"

说罢,他挣脱母亲的手,冲出府门。刚出大门,就见街角围着一群人。挤进人群,赵明远看到令他心碎的一幕:白素娘被一张金色大网罩住,痛苦地蜷缩在地。一位手持桃木剑的道士正在念咒,网子越收越紧,白素娘嘴角已渗出血丝。

"住手!"赵明远大喝一声,冲上前去。

张真人冷笑:"赵大人,此乃鼠妖,迷惑朝廷命官,罪不容赦!"

赵明远挡在白素娘面前:"张真人,她虽是妖族,却从未害人,反而多次助我。若要伤她,先过我这一关!"

"赵大人可知包庇妖物的后果?"张真人威胁道,"轻则丢官,重则流放!"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有人劝赵明远别为了个妖精毁了大好前程。赵明远却毅然脱下官帽:"若朝廷不容善类,这官不做也罢!"

就在此时,白素娘突然挣扎着起身,跪在张真人面前:"真人明鉴,小妖确实仰慕赵公子为人,但从未有害人之心。若真人不信,可取我内丹查验。"

说罢,她张口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白色珠子。张真人接过一看,惊讶道:"竟是百年善功所化的白丹!你...你从未害过人?"

白素娘虚弱地点头:"小妖修炼百年,只食五谷野果,连蝼蚁都不曾伤害。"

张真人神色复杂地看着赵明远:"赵大人,此妖确实无害,但她终究是异类..."

"在我眼中,她比许多人都更懂仁义。"赵明远扶起白素娘,眼中满是怜惜。

张真人沉思良久,终于叹道:"罢了,念在你一片真心,且这鼠妖确有善根,老夫就网开一面。"他收起法器,将白丹还给白素娘,"但人妖相恋有违天道,你们好自为之。"

这场风波过后,赵明远非但没有被朝廷责难,反而因正直敢言受到同僚敬重。更令人意外的是,此事传到仁宗皇帝耳中,皇帝竟下旨特赦白素娘,准许她以人身留在凡间。

天圣七年春,赵明远与白素娘在汴京完婚。婚礼当日,有三只白鼠衔着奇花异草前来贺喜,转眼又消失不见。宾客皆称奇事,唯有新人相视一笑。

此后,赵明远官至礼部侍郎,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白素娘则广施医术,救助贫苦,被尊为"白衣娘娘"。二人相伴数十载,恩爱如初,成为汴京城中一段佳话。

每逢月圆之夜,赵府后院常有一大群白鼠聚集,对着明月叩拜。府中下人起初害怕,后来见它们从不偷食捣乱,反而会帮忙清除害虫,也就习以为常了。

多年后,赵明远白发苍苍,临终前握着白素娘的手问:"素娘,若有来世,你可还愿与我相遇?"

白素娘泪如雨下:"生生世世,永为君妇。"

赵明远含笑而逝。当夜,有人看见一道白光从赵府冲天而起,向月宫飞去。次日,白素娘不知所踪,只留下一窝雪白的小鼠,被赵家后人悉心照料,代代相传。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