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如初》:陈宝银护温家老小8年有情有义,温肃爱她护她一世
发布时间:2025-07-10 03:52 浏览量:1
知乎火爆故事《一梦如初》被拍成短剧,由刘旭威(饰演温肃)和娜一(饰演陈宝银)。我特意去看了原著。陈宝银确实是一个十分重情重义的女子。
她出身卑微却自强不息,感恩图报。温家对她有一契之恩,她在温家落难之际不离不弃,护好8岁患有痴症的温家二小姐,帮助沦为公主面首的状元郎温家大郎君温肃。
在温家走出8年低谷,走向荣华富贵之时,面对温家人的感激,她爱慕温肃却不愿他为了报恩娶自己,她觉得他应该娶高门贵女,走上人生巅峰,却没想到……
贫家女孩陈宝银为了不让家人饿死,主动卖身到温家做Y鬟。温家有温老爷、温夫人、姨娘、三个郎君和两位小姐。温家人待人和善。能吃饱穿暖,还有月银,陈宝银已经很知足。
两年后,温家出事了,“被抄了家,十五岁男女皆入死牢,罪不及外嫁女”。抄家前一夜,温夫人给家里仆人婢女“发还了所有的卖身契并每人给了十两银子”,放他们一条生路。
温家人羁押在死牢。陈宝银本来打算回村的,但是看到患有痴症、九岁了仍旧懵懂无知的二小姐琼娘无人照顾,她决定先带琼娘去找温夫人外嫁的女儿玉娘。
苏家人没让她们见着玉娘,只说玉娘刚生产完,还在坐月子,怕她受惊了。不久后,苏家为了明哲保身,免受牵连,搬得远远的。
陈宝银“怕哪一日官家寻来”,于是帮琼娘改名为宝珠,对外称是她的妹妹,然后带着宝珠一起生活。
起初,宝银在码头搬货,晚上带着宝珠睡在码头的仓里。后来,她租了条小船,在汴河上做起了卖酒船娘,赚了点银子后,就租了房子。
温家获罪一年后,陈宝银带宝珠去牢里看望温家人。大郎君温肃不在牢里,生死不知,不知去向。
温老爷十分感叹,对宝银说:“温府若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宝银就是我府上的小姐。”
一天夜里,温肃找到陈宝银。那是宝银第一次见到传言中的大郎君——“芝兰玉树不说,及冠之年已连中三元,是宋阁老最得意的门生”。
温肃对宝银的评价是:“不急不躁,倒是有几分胆识的,怪道能护琼娘周全。”
他让宝银设法帮他送一样东西到鸡鸣寺的法慧主持手里,还说“此事牵扯甚大,定要小心行事,若不是无法,我也不会来寻你”。
宝银答应下来,第二天想方设法见到了法慧主持,把东西交到他手里。
皇帝亲姐长公主乘船游河。宝银和宝珠去看热闹。宝珠认出公主的面首之一正是大哥哥温肃。宝银和他四目相对之时,仿佛看到了他眼里的羞愤。
“堂堂状元郎,却不得不委身于长公主。
这约莫比杀了他更叫他难受,所谓文人风骨宁折不弯,今日所见的他和那晚的全然不似一人,他能忍辱负重,定然是还有比他的命更加紧要的事情要做。”
宝银把宝珠送去专门教授女子的学堂读书识字。本来不识字的她跟着宝珠学认字,渐渐也知晓了读书识礼的好处。
端午,宝银带着为温家人缝制的里衣,和宝珠一起去了趟牢狱看望温家人,并且再三叮嘱她“不能将那日见过她长兄的事情讲出去”。
宝银认为大温肃“那般委屈自己,想救家人性命定然也是其中一个缘故”,万一他的爹娘原先并不知情,现在突然听说儿子当了长公主面首之事,“悲愤交加,想不开一死了之”,那就枉费了他一片苦心了。
宝银把宝珠照顾得很好,宝珠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患了痴症”。温老爷和温夫人深感欣慰。
温夫人感叹:“温家落难,往日亲密无间的亲戚朋友皆退避三舍,无一人出面,独宝银待我温家一片赤忱,老爷,若我等还能苟活,日后便叫我肃儿娶了她吧!所谓患难见真情,如此有情有义的女子,还上那处寻去?”
宝银并不知温夫人说的肃儿正是大郎君,但她自觉配不上饱读诗书且将来要走仕途的温家郎君,于是婉拒了。
当夜,温肃来了。他让她给自己系上端午节的彩绳。那夜,她第一次看到了他身上各种各样的伤。
她不知“他当初到底是怎样说服自己做了长公主的男宠,又是怎样咬牙忍到现在的?他宁愿忍着肉体上的疼痛,也要维护那仅剩的自尊”。
听到他喝醉了所说的自厌自弃的话,宝银一边帮他擦洗伤口、上药,一边告诉他温家人的现状并劝慰他:“大郎君定然是要做大事的,你既已护下了家里人的命,其他事情自然有我,我定然将他们都照顾得妥妥贴贴的。在这世上最简单的事情不过一死,一根绳子一把刀,甚至咬舌自尽都是有的,可活着才更需要勇气。郎君啊,端直耿介,慷慨舒朗是风骨,风霜摧折越发凛冽逼人,重压之下、取舍之间也是风骨,既已做了取舍,又何必如此自伤?知你爱你之人,永不会弃你。”
她告诉他自己想做点别的营生好挣更多的银子,待温家人出来可以租大一些的房子,还有供两位郎君读书。
温肃说他来想办法,宝银却叫他护好自己便可。他笑着用手指戳了一下她的脑门,那是她第一次看他笑,只觉“好看得惊天动地”。
宝银问人借钱,然后跟船出海几个月,去东海收了珍珠,又到京城卖掉,赚了六百多两银子。她租了一间大房子,还租了一间铺子,打算卖馄饨。
正当她发愁牌匾之事时,温肃来了。“其实他并不常来,一月或者几月才回来一次,来了也是半夜,只吃一碗饭的时间,话也说不了几句。”
他为她那么大胆,竟敢冒着生命危险出海而责怪她,还说她黑得像块炭,要嫁不出去了。宝银为了尊严,随口就给自己编了一门娃娃亲,说等温家安然无恙,她就回老家成亲。
他帮她的铺子写了牌匾。他写字的样子“自信又完美”,“这才该是他真正的样子”。她不收他带来的银票,让他还给别人,他只好带走。
皇帝发愿,要大赦天下,温家人刚好也在其中。除了在狱中病死的姨娘外,其他人都出来了。宝银又租了一处大院子给温家人住下。温肃跟着长公主去了京城,半年还没有回来。
温家老爷夫人终究是知道了温肃做面首之事,很是难过。宝银宽慰他们。
二、陈宝银:“我想寻个爱人,不仅仅是个男人。一个能赤忱待我,和我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人。若是不能,即便我深爱他又如何?我既爱得起,又有什么放不下?大不了孤身一人终老,毕竟谁也不知晓死期是哪一日,或许连终老都做不到呢?”除夕夜,公主反了,又被杀了。太子继位。温肃终于熬出头,当上了尚书,派人来接温家人到京城。
到那时,宝银才知晓温肃正是大郎君,字如初。正是温夫人之前说让她嫁的郎君,只是她当时拒了。
温夫人旧事重提,她再次拒了,只因她知道宋阁老欲将家中小女嫁给温肃,而他说“家中有一忠仆,代他照顾幼妹,孝顺父母,今年已是个二十二岁的姑娘了,他若不娶,岂不是不仁不义忘恩负义之徒”。
得知自己在他心里只是仆人,她很失望,继续说着自己已有婚约的谎言。温老爷和温夫人说即使她不能嫁给他们的儿子,她还是他们的女儿,欢迎她随时回家。
陈宝银独自去了东海两年,赚了很多银子后,去了京城找温家人。此时,温肃已经三十一岁,是大庆长得最好看且最位高权重的单身汉。
温家人待她极好。温肃曾派人去寻过宝银,自是知道她所谓的婚约不过是谎言。他等了她两年,这一次,他不会再让她逃开了。
他施计让她委身于自己,然后顺利地娶到了她。他爱重她,决定护好她的一生。
陈宝银真是一个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好人。温家买她做Y鬟,善待她。温家出事之际,温夫人还她卖身契,放她自由。
温家出事后,别说亲戚朋友,连温夫人的亲生女儿玉娘也从未去探望过他们,更别说相助了。只有陈宝银知恩图报,照顾了温家人8年,实在是重情重义!
温肃为了帮皇帝,也为了温家,忍受屈辱去做长公主面首。他上位后仍被众大臣非议过去。只有宝银懂他,心疼他吃过的苦。
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相互扶持,挺过来了。世间总有千般难,但正如宝银说的——“知你爱你之人,永不会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