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仙人掌

发布时间:2025-07-10 02:47  浏览量:1

从前,在浙江台州府太平县有个李家庄,李家祖辈家境殷实,几代人都乐善好施,尤其在坚守贞节和戒除淫邪这两件事上特别认真。

村里要是有守节的寡妇,李家子弟新年时必定登门道贺,对家境富裕的就送些肉,对贫寒的就送钱和米,所以全乡从来没有改嫁的妇人。

到了李守义这一辈,他品德更高尚,做善事也更勤快,还把祖宗做过的好事写成帖子贴在墙上,好随时提醒自己。只是常年做善事开销大,家里渐渐入不敷出,日子慢慢紧张起来。

那年李守义在书馆读书,邻村富户家的女儿见他长得英俊,心里有了爱慕之意,让丫鬟送了十枚大橘子给他。李守义拒绝了。那女子又把橘子皮剥掉,用筐装着,摆成两两相对的合欢样子,再让丫鬟送来。李守义明白她的意思,对丫鬟说:“橘子你赶紧拿回去,替我转告你家姑娘,女子要看重贞节,读书人要坚守清廉。我家世代品行端正,怎么会因为你家姑娘而败坏门风?就算是月宫里的嫦娥,我也会关门不接纳。”那女子听了,又羞愧又后悔,还哭了起来,后来成了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同年,李守义考中了秀才,接着去参加乡试,好像有神灵相助一样,又考中了举人。他的妻子王氏性格刚烈,持家很严,见家里钱不够用,就把做善事的事停了下来,一分钱也不乱花,用心打理家业,过了几年家里就有了余钱。

李守义四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亲戚朋友都劝他娶妾。王氏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不好违背大家的意见,只好答应了。可没想到娶妾两年后,还是没有儿子。王氏笑着对丈夫说:“以前怪我没生儿子,现在又能怪谁呢?该是你命不好,害得我衣食钱财还要分一半给别人。”李守义说:“我家祖宗七代都做善事,积累功德和仁义,被你一下子断了善缘,还指望能生儿育女吗?”

王氏说:“你命里没儿子,怎么能怪我?”李守义说:“难道没听说过‘袁了凡能改变命运,刘元普能有回天之力’吗?只要真心向善,还怕没有儿子继承香火?”王氏听了幡然醒悟,对着上天忏悔过错,努力做善事。第二年,妻子和妾都怀了孕,临盆时各生了一个儿子。王氏先生下的儿子,取名李得福;妾生的儿子,取名李得贵。

两个儿子非常友爱,相处得十分和睦。只是李得福孝顺又朴实,小时候听教诲,什么事都不违抗;稍大一点就知道照顾父母的冷暖,尽儿子的本分,读书也特别用功,品德也很好,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

李得贵虽然也孝顺,但不太喜欢读书。这一年,兄弟俩同时结婚,李得福的妻子赵氏,李得贵的妻子刘月娥,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性情都很贤淑,孝顺长辈、敬重丈夫,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尤其是刘月娥,长得貌美如花,而且知书达理,诗和画都很擅长,一家人过得和睦又快乐。唯独王氏起了偏心,喜欢李得福,嫌弃李得贵,不管李得贵夫妇怎么孝顺,她总是找借口咒骂他们。

后来李守义去世了,妾室也接着离世。李得福打理家里的事,李得贵也放下了书本。没想到李得贵一向身体虚弱,加上和妻子感情深厚,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病越来越多。李得福知道他的毛病,经常劝他少些欲望、清心寡欲,爱惜身体。

李得贵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没当回事,病情越来越重。刘月娥劝他分开房间调养,李得贵控制不住自己,因为独自睡觉胡思乱想,结果卧床不起。李得福亲自制作丹药,早晚都去看望慰问他,王氏却骂李得福多管闲事,浪费钱。李得福经常劝说母亲,可王氏不听,整天唠唠叨叨,弄得李得贵又生病又忧愁,病情更加严重。

刘月娥说:“夫君啊,你生病呢,要放宽心,别听那些烦心的话,慢慢调理,肯定会好起来的。咱们还没有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以后依靠谁呢?”李得贵说:“我这病估计好不了了,只是我和你相处的时间短,分离的日子长,还有几句心里话,希望你能听着……”

正说着,他哥嫂进房来问候病情。李得贵见了哥嫂,哭得特别伤心,他对李得福说:“多亏哥哥一直对我指点,可我性子愚笨,辜负了哥哥的一片苦心。要是我有一天不在了,希望哥嫂能多照看我妻子。你弟媳性子直,在嫡母面前不太能讨得欢心。希望哥嫂常常护着她,别让她受委屈,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们。哥哥有三个儿子,都很优秀,希望哥嫂能过继一个给我当儿子。”说完,泪流不止。

李得福也哭着说:“贤弟你要放宽心养病,好人会有好报的,别太伤心。就算有什么不测,我肯定会尽全力照顾好弟媳,不辜负你的托付。过继孩子的事,任凭你选,我这就去安排过继给你冲喜。”李得贵说:“多亏哥嫂厚爱,就过继第三个侄子吧。”李得福就去禀告母亲王氏。

可王氏不答应,说:“他自己不能生也不能养,凭什么要过继我的孙子?”李得福说:“儿子都是您的,孙子又有什么区别呢?”他苦苦哀求,王氏还是坚决不答应。等李得福把客人请来,王氏把三个孙子藏了起来,李得福急得直掉眼泪,只好和弟弟商量,过继第二个儿子。

李得贵说:“既然嫡母不答应,勉强过继来只会让我心里更不安。只要哥哥是真心的,口头答应也行,就把第三个侄子抱来陪我几天,我死也能瞑目了。”可等李得福去抱孩子,王氏就是不把孩子交出来,李得贵见这情景,大叫一声就断了气。

王氏让儿子草草安葬李得贵。李得福没有办法,和妻子商量后,拿了妻子的私房钱二百两给刘月娥,让她说是娘家给的钱,用来给李得贵做衣服、买棺材,好好地安葬了他。刘月娥自己写了挽词,对着灵柩哭着念诵,悲痛万分。

从那以后,刘月娥守节,王氏却总想找事刁难她,还想逼她改嫁。王氏让娘家侄子王元宝去调戏刘月娥,被李得福阻止了;又买通一个无赖诬陷刘月娥,幸好家族里的人之前听了李得福的话,知道王氏的心思,都说:“虽然有调戏的事,但刘月娥终究没失节,没必要报官惹出人命官司。”

王氏说:“既然不报官,我家向来清白,不能留着这样的荡妇,让她改嫁!”家族的人和李得福都劝刘月娥先答应下来,这才把人放了。刘月娥放声大哭,就要寻死,李得福让妻子劝她说:“我母亲现在一时转不过弯来,我们在四十里外有处房产,不如假装改嫁,去那处房产住,我请人陪着你,等母亲回心转意了再回来,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刘月娥答应了,还道谢。李得福借口去那处房产,把房屋和用具都准备妥当,请了个女佣,又托付佃户帮她处理些买卖上的事,然后让人假装下聘礼,把刘月娥接了过去。刘月娥从此在那里念经念佛,倒也清静自在。

离那处房产不远有座观音院,那里有泥丸能治病的说法,凡是生病的人,烧香求神后,在岩石下挖出泥丸,回家吃了病就好了,所以来烧香的人很多,很热闹。王氏听说了,也来烧香。没想到刘月娥隔壁有个叫孙二娘的,嘴巴碎,爱搬弄是非,也喜欢烧香,碰到了王氏,假意讨好说:“你有个好媳妇啊!怎么不让她回家伺候你,反倒各住一处呢?”

王氏说:“我媳妇已经改嫁了。”孙二娘说:“她改什么嫁呀!还在那处房产念经呢,日子过得快活着呢。你该把她接回来,不然她落个好名声,你倒落个坏名声,我觉得这可不合适。”王氏听了大怒,立刻到那处房产去。刘月娥吓得不知所措,只好上前请罪。王氏打了她几个耳光,骂道:“你这贱人!干的好事,赶紧跟我回去!”

刘月娥没办法,只好跟着婆婆回家。王氏把她吊起来打,然后叫媒婆来要把她卖掉。李得福再三劝阻,王氏骂道:“都是你耍的花招!把我当傀儡一样摆弄,还敢在这多嘴?”李得福跪在地上,哭着说:“娘,您听我说,我爹以前心地善良,因为没儿子费了很多心。后来和您一起向善,才生了我们兄弟俩延续香火。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但都是您的儿子。弟弟在您面前很孝顺,弟媳也很贤惠。弟弟不幸去世,弟媳守节不容易,您就别逼她改嫁了……”

王氏听了,忽然被感化了,说:“既然你这么顾念兄弟情分,一心要保护她,我何苦结下这冤仇!”从此婆媳相处和睦,一家人过得很融洽。

一天,李得福去赶场,半夜才回来,家里人都睡了,他走到中堂叫门,叫了很久都没人应。李得福很生气,大声骂着,他妻子才应声,又过了一会儿,才来开门。李得福等得不耐烦,一推开门,把门外的人推倒在地。那人说:“哥哥呀,是我。”李得福说:“原来是弟媳啊,我还以为是你嫂嫂,她去哪了?”刘月娥说:“因为哥哥没回来,我和嫂嫂作伴,听到哥哥回来,我回自己房间,顺便来开门。”李得福说:“原来是这样,弟媳考虑得周到。”刘月娥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完,各自回房睡觉了。

再说刘月娥自从被李得福推了一掌后,月事就没来了,还总觉得脚软想睡觉,肚子也渐渐大起来,到八九个月的时候,俨然像个孕妇。王氏见了,整天骂她,刘月娥没法证明自己清白,又没法辩解,只能哭。

一天,王氏去摸她的肚子,觉得肚子里有东西在动,突然大怒说:“我之前听你哥哥的话,还以为你是个坚守贞节的人,留你守节,现在你做出这种丑事,败坏门风,让我怎么见人?留你这贱人有什么用!”于是又想把她赶走,还告诉家族的人,要报官处理。官府批准了,把刘月娥传到大堂。县官见她肚子大得像怀了孕,让稳婆去检查,稳婆回禀说确实怀孕了。县官问刘月娥什么时候失节的,奸夫是谁,刘月娥一直说没有奸情。县官大怒,让人用拶刑夹她的手指。刘月娥没办法,哭着说:“我自从丈夫去世后就守节,从没动过歪心思,怎么会败坏名声和人私通呢?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县官见刘月娥不招供,又因为她怀着孕,不敢用太重的刑,只好先把她带往后堂,让太太好好问她。刘月娥把自己什么时候嫁过来、丈夫去世后如何守节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太太让她脱掉衣服仔细查看,确实像怀孕了,仔细摸了摸,觉得里面有轻微的动静,就对县官说:“这妇人说不定怀的是鬼胎,不如先把她关押起来,等她生下孩子再处理?”县官点头同意,把刘月娥押在客栈,让稳婆守着。

过了三个月,刘月娥生下的竟是一只人手,还有胎衣,手掌根部有个洞,能屈能伸,像活的一样。县官看了很惊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让产妇好好收着,等遇到有见识的人再问,还吩咐刘月娥坐完月子就自己回家。城里的人听说了,都来看热闹。王氏、李得福也赶紧来看,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互相感叹稀奇。

刘月娥过了四十天回家,听说孙二娘舌头生了个疮,溃烂而死,王氏也得了急病去世了。

再说那只手掌,刘月娥总要带在身上才安心,不然就心里不安,好像少了什么似的。带了三年,手掌长到一尺长,有时握成拳头,有时伸开成手掌,比以前更灵活了。

一天,来了个道士化缘,不要钱和米,于是说道:“你家有宝物,光芒四射,能不能让我看看?”李得福说家里没有。道士说:“不管是胎里生的还是土里产的,都可能成为宝物。”李得福说:“照先生这么说,我家弟媳生了一只手掌,不知道是不是宝物?”道士要看看,李得福就拿了出来。道士感叹道:“这是仙人掌啊,一定是几代人都做善事,全家忠孝节义才能得到的。”

李得福说:“为什么会从胎里生出来呢?”道士说:“这是忠孝节义的妇人碰到忠孝节义的男子,或许是被推了一下,或许是被打了一下,受了忠孝节义之气,才凝结成胎的,真是千古少有的宝物!”李得福恍然大悟,说:“道长说得对。”然后把自己赶场半夜回家,误推了弟媳的事告诉了道士,又问:“这宝物有什么好处呢?”

道士说:“这宝物吸收人的精气,三年后精气充足,用浸透蜡的万丈丝绳,穿过手掌上的洞,牢牢系在海船的船头,船驶入大海后,手掌会飞进海里,能把稀世珠宝、珍贵的东西抓到船上。我什么都不要,要是有能延年益寿的东西,给我一两件就行。”

李得福高兴地答应了,马上把道士请到家里,按照道士说的,准备好船只,带着家人出海,果然每天都能抓到三四件宝物,后来甚至能抓到七八件、十几件。晚上还是把仙人掌放在刘月娥身上,让它吸收精气。才过了三年,抓来的珠宝就堆满了箱子柜子,卖珠宝得到的金银不计其数,道士只要了些千年的龟和蟾蜍就走了。

后来,那只手掌在海里被什么东西挂掉了一块皮,流了血,没过两天,就变色腐烂了,大家才知道它死了。全家人都很伤心,像失去亲人一样痛哭,还做了个金匣子把它装起来安葬了,从此李家富甲天下。他们选了一枚火珠、十粒夜明珠、一百颗珍珠,献给天启皇帝。皇帝很高兴,封李得福为进宝状元、忠义大夫,封刘月娥为节烈一品夫人,还从国库拨了三千两银子,让他们在老家建牌坊表彰。刘月娥后来过继了李得福的第三个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李家子孙后代很多,开了很多店铺,天下的富商很多都出自李家。后来李得福、赵氏、刘月娥都活到了一百岁,无病而终。

由此可见,做善事的人上天不会辜负,做坏事的人上天不会饶恕,善恶有报,一点都不会错。李家世代忠孝节义,又几代人都做善事,自然能感动上天,赐下宝物让他们富裕起来,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