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林徽因和金岳霖在昆明别墅同住5个月,梁思成:我不
发布时间:2025-07-07 18:50 浏览量:1
1930年,自海外归来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迁居至北平。凭借二人的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他们身旁迅速汇聚了一群以当时中国文化界人士为代表的“当代精英”。而他们家中的午后茶会,因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文,此后被称作“太太的客厅”沙龙。
后来,林徽因和金岳霖两人之间那段“虐恋”的促成,恰恰是这个“太太的客厅”……
金岳霖身为清华大学逻辑学教授,被称作“中国首个掌握并运用逻辑学之人”,后来不少人赋予他一个更为简洁的称号——“中国逻辑学之父”。金岳霖初次踏入“太太的客厅”,是由徐志摩领着去的。
彼时,金岳霖被称作“老金”。他比梁思成年长六岁,比林徽因年长九岁,可谓是实实在在的“老大哥”。1914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随后前往美国、英国留学,还在欧洲多个国家游历了将近十年,这才返回中国。
由于在欧洲生活了许多年,金岳霖的生活已然高度西化。他时刻保持腰杆笔直,始终身着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皮鞋被打理得一尘不染。即便是在夏天穿短裤时,他也必定会配上长筒袜,毕竟在欧洲,有身份的男士穿短裤时都习惯搭配长袜。
当徐志摩介绍金岳霖与林徽因夫妇彼此认识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料到这位“老金”会与比自己小九岁的林徽因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金岳霖加入之后,也成了“太太的客厅”中最为忠实的参与者之一。据说当时有一位欧洲的贵族女子追随着金岳霖来到北京,还和他共同生活了一阵子。
然而,在结识林徽因之后,这位白人姑娘很快就被金岳霖送回了自己的家乡,从那以后再也没回到中国。后来,金岳霖索性直接搬到北总布胡同3号,与林徽因夫妇住到一处……
金岳霖坦率表示,要是离开了梁家,自己就仿佛丢了魂魄一般。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慕必然极为深沉,直至八十多岁,他依旧对林徽因难以忘怀。在他搬入北总布胡同3号之前,每逢林徽因家定期举办的茶会,金岳霖必定会风雨无阻地出席,还时常为林徽因朗读各类报章刊物,内容涵盖哲学、美学、城市规划、建筑理论,还有英文版的恩格斯著作。
在1932年至1937年期间,金岳霖搬入北总布胡同3号居住。林徽因一家住在大院的前院,而金岳霖独自住在小院的后院。彼时,每周六金岳霖都会和林徽因等人在他的小院里相聚,他们把这个聚会称作“星期六碰头会”,聚会上大家一同享用冰淇淋和咖啡。
彼时,金岳霖特意雇了一位擅长制作西餐的厨师,每周六都会让厨师制作咖啡和冰淇淋。在那个阶段,金岳霖早饭独自吃,而午饭和晚饭都会前往林徽因家,与他们一家人一同用餐。这样的生活状态一直延续至七七事变爆发。
1931年,林徽因曾致信胡适,信里提及:“我所接受的是旧式教育,难以成为全新的自己。我只求对人问心无愧,像爹娘、丈夫(他深爱我,待我极为体贴)、儿子和家庭等。后来,还得对另一个爱慕我的人负责。有时,这让我的内心和性情陷入两难境地。”
她口中的“另一个爱我的人”,实际上指的就是金岳霖,也就是那个“老金”。他总是凭借自己冷静且富有逻辑的头脑,耐心倾听她滔滔不绝地讲话,还每日让自家厨师做好新鲜面包,随后给她送去。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极为真挚,让林徽因根本没办法无视这份感情。
1932年6月,梁思成结束河北考察返回后,林徽因内心的情绪再也难以压抑,她一脸哀伤地对梁思成倾诉:“我特别苦恼,我同时对两个人动了心,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这个猝不及防的消息,使廉思城半晌都无法言语,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牢牢攫住了他,令他觉得自己的血液都凝滞了,就连呼吸也变得艰难起来。而林徽因的直率,也让梁思成恢复了镇定,他不断自问,林徽因与谁相伴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是自己,还是金岳霖?
话语落下,梁思成与林徽因皆落下了眼泪,紧接着,林徽因把梁思成讲的话告知了金岳霖,金岳霖没有丝毫迟疑,回应道:“看样子思成是真心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我得退出。”
金岳霖从这段感情中抽身而出,然而他并未从梁思成夫妇的生活里退场。换个说法,金岳霖和林徽因心照不宣地把这份感情藏在了内心深处。此后,这三个人的友谊依旧没有任何隔阂,他们依旧共同生活着。后来,梁思成跟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林洙讲:“我清楚老金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徽因也是个坦诚的人,所以我们三个始终都是好友。”
1946年,林徽因病情严重,然而因工作缘故不得不前往昆明一趟。梁思成由于有事无法一同前往,知晓这一情况后,金岳霖毫不迟疑地决定前往昆明。二人在昆明一同住在唐家花园后山,林徽因睡在内屋,金岳霖睡在外屋,如此这般度过了整整五个月。
每天清晨,金岳霖便早早起身,烧水、煎药、熬粥,而后悉心照料林徽因用餐,再小心搀扶她下床。到了夜晚,临睡前还会给林徽因讲些哲学趣事,说是能“助眠”。有一晚,氧气设备出了故障,林徽因咳嗽不止难以入眠。金岳霖披上雨衣,在昆明的大雨中步行十几公里去寻医生。屋内的林徽因伤心哭泣,泪水浸湿了枕头。
消息传开后,有人找到梁思成询问,你这么做岂不是让金岳霖捡了便宜。然而,梁思成坦言,他信任金岳霖和林徽因,正如他后来对林洙讲的一样。
1947年10月份,林徽因病重垂危之际给费正清夫妇寄去了告别信,信里提及:“老金和四成特别好。”之后,金岳霖于自己的回忆录中也记录道:“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为亲近的友人。”
共通的文化环境,契合的兴趣爱好,同样深厚的学问素养,让这三人之间有了充足的共同话题。很多时候,要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起了争执,还会请金岳霖来评判是非,毕竟金岳霖向来十分理智,总能把他们因情绪冲动而弄混乱的问题剖析得明明白白。
在民国被称作“黄金十年”的那段时期,金岳霖便开始与梁思成夫妇长久地生活在一起,这种共同生活的状态持续了相当漫长的时间。七七事变发生后,金岳霖随梁家一道离开北平,先转道天津前往长沙,之后又奔赴昆明。在昆明,梁思成和林徽因继续操持中国营造学社的事务,金岳霖则在西南联大担任教职,不过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三人依旧居住在一处。
梁思成夫妇搬到李庄居住后,金岳霖休假时必定会从云南前往四川看望他们。当林徽因因肺结核卧床养病时,金岳霖买了些小鸡来养,等鸡下了蛋就送给林徽因。抗战胜利后,金岳霖与梁思成夫妇回到北平,三人一同进入清华大学,依旧共同生活。
林徽因、金岳霖等三人的故事仿若一部浪漫的爱情传奇,然而其结局却充满了现实的无奈与残酷。金岳霖与林徽因彼此倾心,爱意贯穿一生,可惜最终未能携手相伴。金岳霖自此终身未娶,将全部深情都倾注在林徽因身上。他为人磊落,自始至终恪守界限,除了尽心照顾林徽因之外,再无逾矩之举。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突然离世,年仅51岁。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迎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而金岳霖却再也没有对其他人动过心,一生未娶,他把林徽因的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一样。后来,就连梁思成也不禁感慨:“最爱林徽因的人当属金岳霖,最懂林徽因的人同样是金岳霖。”
1955年,金岳霖听闻林徽因离世的消息时,正好他的一名学生到办公室找他,办公室里的场景令那学生铭记一生。金岳霖沉默不语,随后猛地开口:“林徽因没了!”他边说边放声大哭,双臂搭在办公桌上。那学生默默看着他,不知该如何安慰。过了几分钟,他才渐渐止住哭声,擦干眼泪,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发直,一声不吭。
金岳霖直至1984年才与世长辞,林徽因离世后,他独自一人在尘世中辗转近三十年。他此后的人生,既有着绚烂的光彩,也充满了艰难困苦,还遭受着种种误解,有人在人品方面对他产生误解,也有人在政治层面误解他。然而,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拥有了极为精彩的一生。
只不过,他那充满热忱的心,在1955年便随林徽因一同离去,再不会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