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女扮男装立下8次战功,离休前向上级递交报告,提出了一个要求

发布时间:2025-07-07 18:38  浏览量:1

1981年4月,郭富就要离休了。

离休前她向上级递交了一份申请报告,希望能恢复本名“郭俊卿”,做好最真实的自己。

“郭富”这个名字,陪伴着她投身光荣的共产主义事业。

郭俊卿

在36年的革命征程中,她既改姓名又换性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冲锋陷阵。

无论是国家授予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还是被冠以“铁血木兰”的称号。

在离休后,郭俊卿只想回归自己,拥抱自己。

一身正气的“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退休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山东曹县担任民政局副局长。

在这个关乎百姓民生的部门,同事与当地人民在郭俊卿的身上,看到了男性的刚毅与女性细心相结合的特质。

她虽然身居管理层,人却很少待在民政局里。

她习惯了亲力亲为,经常与同事深入基层,与百姓面对面,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切需求。

郭俊卿

一旦了解到群众遇到的问题,郭俊卿便想尽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遇到生活陷入窘境的复退军人,她二话不说就将自己不多的工资接济他们。

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她身为副局长,领取的工资肯定也不少。

但只有与她亲近的人才知道,当没钱的郭俊卿遇到穿不暖的老人,还会脱下自己的衣服送给对方。

就是这样眼里只有他人、没有自己的郭俊卿,回家后女儿忍不住跟她抱怨了一顿:

“妈,您是民政局副局长,却连我的户口都没落上,我已经18岁了,户口一日没解决,我就没法工作上班。”

“你不要着急嘛,我有90多块钱的工资,够咱母女过日子了,先把工作的机会留给别人,先照顾有困难的家庭。”

这下女儿也没了脾气了。

自从她被郭俊卿抱养以来,她的母亲虽然视她如掌上明珠,却永远将她排在人民群众后面。

她知道母亲并非不爱她,只是她无时无刻都谨记着自己党员的身份。

1981年退休后,郭俊卿带着最本真的身份来到常州适应退休生活。

为了打发时间并了解国家动态、世界讯息,郭俊卿每天都与一个小型收音机形影不离。

郭俊卿 图左

透过断断续续的信号,接收到零零碎碎的时事新闻。

可惜只享受了两年多和平年代生活的郭俊卿,于1983年9月23日凌晨因病去世,终年52岁。

大家为她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郭俊卿根本没有留下什么物件。

所有身家只有一床旧被、一条毛毯和一只旧皮箱最值钱。

正如她36年前一无所有地加入八路军队伍一样,郭俊卿说到做到,只留下一身正气给后代。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困的农户家庭。

7岁那年,一家人实在饥寒交迫,只得一路逃荒要饭到内蒙古。

身为一家支柱的父亲,为了养活全家人,委身住进地主的破房子,并给地主干苦力活当回报。

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一家人,几年后郭俊卿的父亲便因受尽欺凌含恨而终。

悲愤交加的郭俊卿决定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之后她剃成光头,穿扮成男孩外出打工赚钱。

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即使是泥瓦工之类的苦力活,郭俊卿都不喊一声苦。

就在她做完泥瓦工回家的那一天,发生了一件令她终生难忘的事。

郭俊卿年仅3岁的小妹妹因为长期挨饿、没钱治病而夭亡。

那一天后,郭俊卿一夜之间成长了起来,她告诉自己不能让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然而,无论她多么拼命干活,家里的条件依然任何改善。

为了让家人吃饱饭,为了让自己不再失去亲人,郭俊卿萌发了参军的念头。

1945年,14岁的郭俊卿来到部队报名,梦想着当兵后能为父报仇、为国奉献。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

负责登记的同志打量着年纪小小的郭俊卿,觉得她还未到参军年龄。

“我叫郭富,今年16了。”

女扮男装的郭俊卿昂着头,生怕被看出端倪。

顺利进入部队后,郭俊卿被安排到骑兵通讯班。

连马鞍都没摸过的她愣是凭借自己的决心驯服了烈马,多次出色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

一天夜里,临时接到任务的郭俊卿单枪匹马远赴30公里外的部队传送命令,回程时她的马匹支撑不住倒在半路。

天寒地冻,郭俊卿背着马鞍行走了四公里才回到驻地。

1947年6月,郭俊卿如愿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第二年年初,东北野战军准备进攻平泉县城,解放当地。

彼时身为四班班长的郭俊卿,带领战友准备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

战斗开始后,郭俊卿就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

当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倒在血泊中时,她忍住眼泪,举起红旗高喊“为副班长报仇”就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交锋。

在她的带领下,四班取得战斗的胜利并立了军功,可是没人知道那天郭俊卿是带病上的战场。

从1945年到1950年短短5年时间,郭俊卿就立下了1次特等功、3次大功和4次小功,可谓战功彪炳。

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大家都很喜欢郭俊卿这个年轻新兵。

因为她不但在战场上有勇有谋、指挥机智果断,行军途中也经常帮助其他同志。

扛枪背行囊不在话下,照顾伤员更是经验老道。

医疗队伍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主动抢救伤员,为病号做饭。

行军时担心受伤的病人病情加重,她蹲下身子就与其他男战友一起把病号一个个背过河,她还因此留下了影响她一生的病根。

英雄本是姑娘

1950年4月,随军进入广东韶关的郭俊卿再也支撑不住疲劳过度的身体住进了医院。

躺在干净的病床上,郭俊卿紧张不安。

她不是担心自己的病情,而是害怕暴露隐藏了5年的真实性别。

前来替她诊治的女医生发现这位战士几乎没有喉结、身上的体毛也远比男性少。

检查后医生惊讶得脱口而出问道:

“你是女儿身?”

郭俊卿点了点头,情报汇报给组织后,领导来看望她时给予其高度评价:

“现代花木兰,这是我军的骄傲。”

郭俊卿女扮男装的消息传遍军营后,军中战士无人不称赞郭俊卿的勇猛。

“为了替父报仇扮作男人,改掉名字参军,这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

“难怪她从来不跟我们一起上厕所和洗澡,睡觉也穿着衣服,我还觉得这小子奇怪呢,真是巾帼不然须眉。”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大会在北京召开,郭俊卿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我国唯一一位女特等战斗英雄。

这位与花木兰一样勇敢坚韧、忠孝两全的女英雄,获得荣誉时才刚满20岁。

恢复女性身份后,郭俊卿也卸下了男性的刚强,显露出柔情的一面。

她对副团长赵兴元心生爱慕之情,赵兴元却只当她是好战友,而不是妻子的人选。

得不到渴望的爱情,连子宫都因行军多年落下严重妇科病而被摘除,终生无法生育的郭俊卿还拒绝了老排长的表白。

“身为女人却无法生育,终归不能成为好妻子,就没必要拖累任何人了。”

“我爱的是你的人,跟你能不能生育没关系,如果你实在喜欢孩子,我们就去领养一个,你不要太执意这一点。”

虽然老排长为了娶郭俊卿道出了肺腑之言,但她仍旧觉得做人不能自私:

“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组建家庭更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谢谢你老排长,你永远都是我钦佩的领导。”

经过慎重的考虑后,郭俊卿还是谢绝了老排长的爱意。

从人民大学结业后,郭俊卿退伍改回“郭富”,转业到北京,后又调往山东历城县手工业管理局。

直到调任青岛一被服厂任厂长,她才又改回“郭俊卿”。

当被服厂厂长是郭俊卿一段充实而开心的经历,她与工人就像朋友一样相处,没有一点领导架子。

她很享受与工人一块在食堂吃饭、一起蹬缝纫机。

厂里举办联欢会时她还会教工人跳出访苏联时学会的交谊舞,唱京剧。

后来她被调往曹县民政局,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段平静的任职时光。

如今,长眠在常州市烈士陵园里的郭俊卿依然是后人缅怀的先烈。

她的无畏奉献精神,不但没有被时代的潮流淘汰,反而愈发光芒闪耀。

郭俊卿在战火中她成就了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那是无悔又朴实无华的人生态度。

谁说女子不如男,古有花木兰,今有郭俊卿。

参考资料:

女扮男装去参军!她是立下8次战功的特等战斗英雄!——国家记忆